“年度最佳演员”颁给了一部票房500万的男主,微博热搜直接炸锅。 观众A刷手机:“我都没看过这片,他凭啥?”主办方悄咪咪回一句:我们评的是期货,不是现货。 换句话说,你以为是期末考分数,人家其实是老师给的总评:40%作业、30%态度、30%潜力。 黄晓明今年确实没爆款,但他手里压着两部央视级待播剧,外加影协青年副会长的title,规则白纸黑字写着“资历+潜力也算分”。 有人觉得被忽悠——“我买票看的是当下爽点,不是未来画饼”;也有人鼓掌——“市场需要给老戏骨一点长线投资”。 两个尺子同时量同一个人,量出的长度自然不一样。 下次颁奖典礼前,别先冲进弹幕骂,翻到章程那页看看权重表,或许能少掉几根头发。 奖还是那个奖,只是你我拿的是观众尺,他们端的是行业尺——两边用的,从来不是同一把。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