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1月3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向美国抛出三颗“橄榄球”:要想与我们合作,必须满

11月3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向美国抛出三颗“橄榄球”:要想与我们合作,必须满足以下三项条件。第一,彻底切断对以色列的支持。第二,撤回在中东的所有军事基地。第三,停止干涉伊朗的内政。否则,别想合作! 哈梅内伊在讲话中特意强调,这三项条件绝非外交辞令,而是源于两国本质性的利益冲突,每一条都直指双方矛盾的核心。 第一条要求美国彻底切断对以色列的支持,对美国而言堪称 “最难接受的条件”。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早已渗透到军事、情报、外交等各个层面,光是 2024 年就提供了超过 38 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双方还频繁开展联合军事演习。 而以色列与伊朗的矛盾向来是零和性质,今年 6 月第六轮美伊间接谈判取消,正是因为以色列突袭伊朗引发 12 天冲突,期间美国还轰炸了伊朗核设施,这样的背景让 “停援以色列” 成了极具冲击力的要求。 第二条撤回中东所有军事基地的要求,更是直接触及美国的地区战略根基。目前美国在中东部署了约 4 万名现役军人和文职人员,核心基地遍布卡塔尔、巴林、科威特等国。 其中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驻有 1 万名美军,拥有中东最长的 4500 米跑道,能起降 B-2 战略轰炸机,还是中央司令部前方总部;巴林的海军基地则是第五舰队所在地,可停靠航母级舰艇。 这些基地对伊朗而言是直接的安全威胁,今年冲突期间,伊朗就曾用导弹直击乌代德基地,而美军基地防御漏洞不少,2023 年 10 月至 2024 年 11 月间,伊朗支持的武装组织对美军目标的攻击就超过 180 次,让五角大楼一直担忧基地 “自身难保”。 第三条停止干涉内政的诉求,凝聚了伊朗社会的广泛共识。长期以来,美国不仅通过多轮制裁冲击伊朗经济,还频繁以人权等议题指责伊朗制度,甚至通过媒体和网络手段影响其国内舆论。 最典型的就是对伊核问题的干涉,今年 8 月,英、法、德还以伊朗违反核协议为由,启动 “快速恢复制裁” 机制,9 月安理会又未能通过解除对伊制裁的决议。而 10 月 18 日《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到期后,伊朗明确表示针对其和平核计划的限制已终止,这正是对外部干涉的直接回应。 哈梅内伊的表态并非关闭沟通大门,同一天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就证实,伊美仍通过阿曼等中间方传递信息,但强调 “并未启动谈判进程”。 这种微妙的平衡背后,是双方持续半年的拉扯 —— 今年 4 月起的五轮间接谈判,在铀浓缩等核心议题上分歧巨大,第六轮又因以伊冲突搁置,如今伊朗用明确条件重新设定了对话框架。 对美国而言,这三项条件几乎等同于放弃在中东的核心利益。撤军意味着失去地区主导权,停援以色列会动摇盟友体系,停止干涉则让其失去施压筹码,尤其是当前美国国内对中东政策的分歧本就尖锐,满足这些条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而伊朗显然也清楚这一点,哈梅内伊特意补充 “近期不会考虑合作”,等于给双方的僵局定下了基调。 值得注意的是,伊朗的强硬立场也有底气支撑。其与俄罗斯的军事合作不断加深,同中国的经贸关系稳步推进,这些都削弱了美国制裁的影响力。 同时,沙特、卡塔尔等中东国家均反对对伊朗动武,美国若想动用基地施压也面临阻力,巴林的美海军第五舰队近期已开始疏散,可见地区局势的紧张程度。 目前美国官方尚未对哈梅内伊的条件作出直接回应,但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标志着美伊关系短期内难有突破。 双方通过第三方传递信息的渠道仍在维持,但三条红线的划出,让原本就艰难的对话之路更添阻碍。未来美伊是否能找到利益平衡点,不仅关乎两国关系走向,更将深刻影响中东地区的稳定格局。 信息来源:中国网:哈梅内伊:伊朗近期不会考虑与美国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