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正赋能百行千业,但因属于新兴技术,各项标准制定仍比较滞后。11月5日,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广东省科学院认证有限公司承办的“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标准化建设高级研修班”在广州海珠立方正式启动。来自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的100余名技术骨干、企业高管及科研机构代表,围绕人工智能标准化战略、国际标准对接、产业实践路径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学习与交流。记者从活动中了解到,当前广东正在对各类“AI+”产业展开标准制定,例如,AI玩具的相关标准正在磋商中。
“广东生产的玩具占全球2/3以上,但AI玩具至今仍没有标准出台,界限不清导致鱼龙混杂,有些AI玩具因为数据质量有问题,有可能教坏小孩。我们制定标准,可以保护产业发展,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本次研修班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在广东省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课程设置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导向,内容涵盖大系统思维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标准化赋能产业升级、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大模型技术、标准化在全球竞争中的战略意义等专题;特别邀请IEEE会士曾剑锋教授作《人工智能领导力:实施全球标准以产生影响》主旨演讲,深入解析IEEE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标准动态,探讨广东企业如何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国际话语权。
此次研修班的举办标志着“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标准领航行动”正式进入实施快车道,也是落实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标准化战略的重要抓手,通过系统培训与标准引领,加快完善具有广东特色的人工智能标准体系,构建具备国际视野的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体系,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广东省科学院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中心,构建“知识产权应用转化和科技产业技术服务”两个体系,突出广东省科学院“重大产业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产业服务”三个能力,实现“人才链、资金链、产业链和创新链”四链融合,精准匹配科研资源与需求,培育批量具有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加速促进科学技术定向攻关与成果高效转化,将持续推动人工智能领域标准体系建设,鼓励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广东标准”,助力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武威
广州日报新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