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突然宣布了。 据多家媒体消息,泽连斯基称要清除库皮扬斯克方向的俄军,并收复波克罗夫斯克;他还说波克罗夫斯克的俄军不超过300人,乌军将轻易消灭。这个口径很硬,但战场有自己的节奏。 库皮扬斯克在哈尔科夫州东北,2022年乌军夺回后,2023年至今辛基夫卡一线反复拉扯,奥斯基尔河北岸工事密集。城区推进需要步兵、火力和排爆配合。 波克罗夫斯克位于顿涅茨克州西北部,是铁路与公路节点。关于现地态势,外界报道并不完全一致,前沿仍在变动。城市攻坚往往牵动更大兵力与补给。 说到“300人”,如果指前沿据点,有可能;如果指整个要地的防守规模,就值得谨慎。以阿夫杰耶夫卡为例,2024年2月的争夺涉及多方向投入与长期火力压制。 火力上,俄军广泛投放带套件的重型炸弹与炮兵,配合侦察无人机标定;乌军依托炮兵、反炮兵雷达与远程火箭打击指挥点与弹药库。谁能压住对方炮口,谁就更容易推进。 库皮扬斯克方向还有河障与林带,装甲行动受限,步兵必须一点点清。俄军如果稳定住对岸火点,乌军想要跨越就要付出更多工兵与防空投入。 波克罗夫斯克一带是交通枢纽,乌军若要拿下并守住,需要成体系的防空圈与轮换计划。只打进去,不稳住补给线,很快会被反击顶回。 无人机与电子对抗已成常态。乌军FPV密集出动,俄军干扰覆盖率也在提升。谁的干扰更稳,谁的侦察链不断,谁就能更快发现对方薄弱处。 人员与轮换同样关键。乌军近年组建多支新旅,俄军也在补充合成部队。持续战斗需要医疗后送、装备修复与新兵训练跟得上。 话说得硬,是为了稳定军心与外部支持;俄方也常发布乐观口径。最终还是看前线坐标的真实变化,看卫星图上的阵地形状。 接下来可以盯四个信号:炮弹日投送量、重型炸弹投放密度、城郊高地与路口控制、对方后方仓储是否被精确打击。 立场很清楚:对“轻易”二字保持克制,对“300人”一说保持核验。战场不靠口号,坐标最诚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