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一位25岁小伙子,交了女朋友,还没结婚,父母给了70万,让去买房子,可他胆子够大,拿着70万,去了4S店交了首付,买了一辆迈巴赫,贷款100万。面对父母的质疑。小伙子信心满满解释说:这是用来跑婚庆,能够带来稳定的收益,放心吧。 “你疯了吗?拿买房子的钱买迈巴赫?!”2023年,当冷鹤把父母给的70万购房首付,换成了百万级豪车迈巴赫的首付款,还背上了100万贷款时,可以说气得父母血压瞬间飙升。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二十多岁,有了稳定的女友,下一步理应是买房、结婚、生子,完成人生的标准配置。父母拿出70万积蓄,期待的是一套能带来安全感的房产,一个安稳的未来。 可这个00后小伙偏偏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还信心满满地解释:“这是用来跑婚庆的,收益很稳定。” 他算了一笔账:婚庆用车一次1500元,商务接待价格更高。按照他的计算,月入两三万并非难事,完全能够覆盖近两万的月供。在他看来,这不是冲动消费,而是一次精准的“投资”。 当那辆迈巴赫驶上街头时,对冷鹤而言,它是生产工具,是社交货币,是跨越阶层的入场券;对父母那代人而言,它却是“不稳重”、“瞎折腾”的体现。 父母那一代成长于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他们的财富观深深烙印着“积谷防饥”的智慧。房产是不动产,是风雨中的避风港,是家庭最坚实的后盾。即便贷款购房,只要房子还在,这就是一种防御型的财富积累。 而年轻人生活在信用消费和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他们更熟悉“杠杆”的概念,更愿意为可能性下注。在他们眼中,车辆不仅是代步工具,更可以是生产工具;负债不一定是负担,也可能是撬动财富的支点。 虽然冷鹤的账算得精明,却忽略了许多隐性成本。 一辆百万豪车的保养绝非普通车辆可比,一次小保养数千元,更换轮胎可能过万,保险费用每年数万,这些都是固定支出。 更残酷的是车辆折旧,业内人士都清楚,豪华车前三年的折旧率最高。这辆170万的迈巴赫,可能一年后就只值140万,三年后价值百万不到。这意味着,即使生意顺利,他也在持续不断地亏损。 而婚庆市场本身就充满了变数,结婚人数逐年下降,高端婚车市场是否真如他想象的那般广阔,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婚车队伍,供大于求的局面出现时,单价还能维持在1500元吗? 然而,这个故事最引人深思的,或许是当代年轻人对“杠杆”的复杂态度。他们不再像父辈那样恐惧负债,而是善于利用金融工具撬动资源。这种勇气值得肯定,但当杠杆过高时,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导致崩溃。 每月近两万的还款,意味着他几乎不能有任何失误。生病、修车、市场波动、个人事务,任何导致收入中断的因素,都会立即转化为沉重的还款压力。这种如履薄冰的财务状况,真的如他所说的“放心”吗? 如今,冷鹤依然活跃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着他的迈巴赫日常。对此,有艳羡的目光,也有质疑的声音。没有人知道这个故事最终会走向何方,或许他真能抓住机遇,将这辆迈巴赫变成真正的摇钱树;或许在某个还款日,他会为当初的决定感到后悔。 但无论如何,他的选择恰恰表明了,年轻人已经开始探索各种可能性。他们的选择或许莽撞,或许冲动,但那份掌握自己人生的渴望,值得被理解。 信源: 金羊网2025-11-04——男子花170万元买迈巴赫跑婚车引网友热议:贷款100万元,每月收入2万元,还车贷1.9万元 文|一阳 编辑|史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