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一个大学生点外卖时,特意备注了“可以多加点面吗,我老是吃不饱”,本以为老板不会在意,谁料大学生拿到外卖后,却发现盒子里的面满得都要溢出来了,很明显是老板多加了很多面,于是大学生拍下视频并上传到网络,结果一下子让这家店的销量暴涨了4倍,对此老板表示,我的初心就是,一定要让顾客吃饱。 “老板,能多加点面吗?我老是吃不饱。”就是这句藏在外卖订单备注里、带着些许羞涩的请求,在短短几天后,竟然带火了一家面馆。 事情源于一位大学生点了一份牛肉面,在下单前,他鼓起勇气添上了那句备注,没指望真能实现,只是学生时代那种“万一呢”的微小期待。但他不知道,屏幕那端32岁的面馆老板王锐看到备注时,立马就交代说:“装满!给他装到装不下为止!” 当外卖员将那盒“满得快要溢出来”的面送到大学生手中时,面条几乎要顶开盖子,而善良的大学生也下意识地拍下视频,将这个温暖的“意外”传到了网上。 视频很快获得百万点赞,网友们都感叹:这是真实版的良心商家。就这样,这家开业仅七个月、并不起眼的小店,突然火了。 外卖单量从每天三四十单猛增至一两百单,暴涨五倍的数字背后,是无数被这份善意打动的陌生人。更有从河南专程开车而来的顾客,只为一碗“网红面”。而面对突然的走红,王锐却说:“来者是客,不一定能让大家吃好,但一定要吃饱。” 事实上,“免费续面,保证吃饱”是王锐开店之初就立下的规矩。尤其对外卖员、农民工这些需要充沛体力劳动的群体,他总会不动声色地多加一份面:“他们不说,我也会多打。” 在当大多数商家在计算每份面条的精确克数时,他却选择用“装满”来回应顾客的需求;当行业热衷于各种营销噱头时,他信奉的是最简单的道理:让人吃饱。 更让人感动的是,还有热心网友下单后,直接把收货地址写成面馆地址,备注“我不在武汉,不用做”,以此表达支持。面对这些特殊的订单,王锐第一次没及时发现,就没退款成功,后来有经验了,一旦发现,就立马退款,并附上同样的回复:“好意我懂,但做生意不能这样。” “保持初心,把服务和质量做好。”这是王锐面对媒体采访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没有高谈阔论,就像他端出的那碗面,实在,管饱。 其实,在今天,大多数人已经不再为“吃饱”发愁,但我们依然会被这样一碗面打动。因为它触动了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对“被善待”的渴望。当规则变得越来越复杂,当“按规矩办事”成为常态,这种超越期待的给予,便显得格外珍贵。 那个大学生之所以会那样备注,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都曾有过“吃不饱”的时刻,不仅是胃的空虚,更是对温暖和关怀的渴求。而王锐的回应,则像一位沉默的长辈,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你:你的需求,我看到了,我在乎。 现在,王锐的面馆依然每天照常开门,不同的是,来吃面的人多了,但他依然坚持着那个原则:免费续面,保证吃饱。有老顾客开玩笑:“老王,你现在是网红了。”他只是笑着摇摇头:“什么网红不网红,我就是个卖面的。” 大学生外卖 信源: 九派新闻2025-11-05——武汉面馆老板因“满碗面”获数百万点赞:每天一两百单,有顾客跨省驱车来店,“免费续面”是开业定下的规矩 文|一阳 编辑|史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