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中国死磕制造业,从来不是“内卷”,而是刻在骨子里的生存本能!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两

中国死磕制造业,从来不是“内卷”,而是刻在骨子里的生存本能!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两次濒临绝境,一次败于蒙古铁骑,一次险被工业化日本吞噬——1937年,日本580万吨钢铁产量对中国4万吨,145倍的差距,就是亡国灭种的距离。这段血泪史早已证明:现代战争拼的不是人数,是工业产能,没有制造业,战争未开便已注定败局。 如今中国成为全球唯一拥有全工业门类的国家,从螺丝钉到航母,从口罩到光刻机,虽水平有高低,但样样能造。2020年疫情就是最好的试金石,当全世界抢口罩时,中国两个月内将日产能从2000万飙升至1亿,靠的就是完整产业链;而其他国家想增产,原料、设备都得进口,等货到手,疫情早已降温。这背后藏着一个残酷真相:制造业直接决定你在全球体系的话语权。 看看那些“去工业化”的国家,某大国服务业占GDP80%,修高铁却得求中国;美国制造业仅占11%,疫情期间连口罩都造不出,只能依赖进口。金融再繁荣、钞票印得再多,也不能当饭吃、当衣穿,唯有制造业能将资源转化为产品,将原材料变成实实在在的财富。 从1840年被坚船利炮轰开国门,到2010年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中国用170年走完的路,早已刻下答案:没有制造业,就没有国家主权;没有工业体系,就没有民族尊严。 这份对制造业的执着,不是选择,是守护家国的底气。你觉得,未来中国制造业还该在哪些领域重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