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一天,名将周亚夫请女相士许负看相,许负说:“你三年后会封侯,封侯八年出将入相,再

一天,名将周亚夫请女相士许负看相,许负说:“你三年后会封侯,封侯八年出将入相,再过九年后饿死!”周亚夫听后并未放在心上,但后来一一应验了。 彼时,周亚夫还是河内郡守,听到这话,他抚掌大笑,说:“我兄长已承袭父亲的侯爵,就算他百年之后,也该由他的儿子继承,与我何干?至于饿死,更是无稽之谈。我周家食邑千户,富甲一方,岂会缺我一口饭吃?你这相,看得不准!” 许负只是平静地看着他,淡淡地说:“将军的嘴边有纵纹入口,此乃饿死之相。命运自有定数,非人力所能改也。” 周亚夫一笑置之,并未放在心上。 但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悄然转动。 三年后,周亚夫的哥哥周胜之因杀人获罪,爵位被夺。 汉文帝感念开国功臣周勃的功劳,不忍其香火断绝,便下诏在周勃诸子中择贤能者继承。周亚夫因此意外地承袭了父亲的绛侯爵位。 封侯的消息传来,周亚夫猛然想起了许负当年的预言,后背不禁升起一丝寒意。 不久,汉文帝亲赴细柳营劳军,被周亚夫“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诏”的铁腕治军所震撼,当着众人的面,对太子刘启(后来的汉景帝)说:“记住,若有急难,周亚夫真将军,可当大任!” 这句话,为周亚夫铺就了通往权力巅峰的道路,也埋下了他日后悲剧的伏笔。 汉景帝即位,吴王刘濞联合六国发动叛乱,天下震动。景帝第一时间想到了父亲的嘱托,拜周亚夫为太尉,领兵平叛。 周亚夫不负众望,他固守昌邑,断敌粮道,仅用三个月,便将七国联军杀得片甲不留。 平乱之后,周亚夫的声望达到了顶点,顺理成章地被任命为丞相。 此时,距离他封侯,正好八年。 许负的预言,应验了第二步。 位极人臣的周亚夫,并未意识到,他刚直不阿的性格,在战场上是利剑,但在朝堂上,却是刺向自己的尖刀。 汉景帝想封皇后王娡的哥哥王信为侯,满朝文武,无人敢言。 只有周亚夫,在朝堂之上,慷慨陈词:“陛下,高祖有约,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王信无尺寸之功,若封其为侯,是置高祖之约于何地?” 汉景帝的脸,瞬间沉了下来。 不久,景帝欲废太子刘荣,改立刘彻。周亚夫再次站了出来,以死相谏:“废长立幼,乃取乱之道!太子并无过错,陛下三思!” 这两件事,彻底耗尽了君臣间最后的情分。 景帝为了羞辱他,特意在宫中设宴。在周亚夫的案几上,放了一大块没有切开的熟肉,却不给筷子。 周亚夫环顾四周,见人人有筷,唯独自己没有,顿时怒火中烧,回头对内侍喝道:“取筷来!” 景帝冷冷地看着他,笑道:“条候,朕给你一块肉,还不能让你满意吗?” 周亚夫这才惊觉失态,立刻免冠谢罪。但起身告退时,仍是满脸愤懑,头也不回地走了。 景帝望着他的背影,对身边人说出了一句决定他命运的话:“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杀心,已起。 不久,周亚夫年老的儿子,为他准备后事,私下购买了五百副甲盾。此事被人告发,景帝以“谋反”之名,将周亚夫投入廷尉大牢。 狱中,廷尉官故意羞辱他:“君侯,你买这么多甲盾,不是在地上用,莫非是想去地下谋反吗?” 周亚夫悲愤欲绝,他戎马一生,忠心耿耿,换来的却是如此奇耻大辱。 他想起了许负最后的那个预言,心中一片冰凉。 他停止了争辩,也停止了进食。他要用最刚烈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绝食五日后,周亚夫吐血而亡。 此时,距离他拜相,正好九年。 一代名将,没有战死沙场,却最终饿死在自己效忠的王朝的牢狱之中。许负当年的预言,一字不差,全部应验。 或许,从一开始,许负看透的,就不是他的面相,而是他那宁折不弯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