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神二十被太空垃圾撞击,肇事者来自哪国?答案可能让你失望 神舟二十号飞船的“回家

神二十被太空垃圾撞击,肇事者来自哪国?答案可能让你失望 神舟二十号飞船的“回家”计划被推迟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消息,飞船疑似遭受空间微小碎片撞击,正在进行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为确保航天员安全,原定11月5日的返回任务将延期。 这些耽误航天员回家的“罪魁祸首”——空间微小碎片,通常直径在1毫米至1厘米之间,虽个头不大,却在太空中以每秒数公里高速运行,对航天器构成严重威胁。 空间碎片,又被称作太空垃圾,是指人类空间活动产生的各种失效人造物体。 它们来源多样,包括废弃的航天器、火箭残骸、航天器解体残骸,以及航天任务中丢弃的各类物品。 废弃航天器及相关部件是空间碎片最主要、最直接的来源,占比超过40%。 航天活动中的操作废弃物如卫星分离时的固定螺栓、火箭的保护罩、航天员出舱活动时遗落的工具等,也构成了大量碎片。 更令人担忧的是,太空中的碰撞与爆炸还会产生次生碎片,这种现象是碎片数量不断增加的关键原因。 太空中,这些碎片的运动速度普遍高达每秒7至10公里,如此高速带来的动能使得即使是直径小于1厘米的空间微小碎片,也能对航天器造成致命损伤。 当运动方向不同的两个近地轨道上的物体碰撞时,二者之间的相对速度可以达到每秒10公里以上,因此具有巨大的破坏力。 据计算,数毫米大小的空间碎片撞击就有可能使航天器无法继续工作,一块直径为10厘米的空间碎片撞击则有可能将航天器完全摧毁。 历史上有不少空间碎片造成危害的案例。1983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与一块直径仅0.2毫米的涂料剥离物相撞,导致舷窗受损,只好停止飞行。 1986年,欧洲“阿丽亚娜”号火箭进入轨道后不久便爆炸,产生了大量空间碎片,此后这些残骸击毁了两颗日本通信卫星。 面对神舟二十号遭遇的空间微小碎片,一个棘手的问题是:它们来自哪个国家? 答案是难以确定。 对于10厘米以上的空间碎片,现在美国、俄罗斯、欧空局、中国都有能力跟踪观测,可以主动采取措施避开它们。 但对于10厘米以下特别是毫米级的空间微小碎片,由于光学望远镜和无线电雷达探测能力有限,还不能完全探测到它们。 空间碎片问题具有全球性特征,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 过去半个多世纪,全球开展了大量航天活动,当前卫星常规寿命不到十年,失效后就“游荡”在轨道上。 发射时被留在太空的火箭也是大量空间碎片的制造源。 失效的电池、仍然有残余能量的燃料箱,经过多年太空里的高低温变化、高层大气腐蚀,可能随时会解体爆炸,产生大量碎片。 为应对空间碎片威胁,我国空间站采取了多重防护措施。 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面对数量更多、体积更小、难以预警的微小空间碎片,被动防护是主要应对手段。 所谓被动防护,主要是通过加装空间碎片防护装置,为航天器披上“铠甲”,提升抗击碎片撞击的能力。 从神舟十八号到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在空间站外部共进行了7次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工作,为天和核心舱和问天、梦天实验舱外部的多处重要管路、元件和设施设备提供了防护。 科研团队还部署了空间站舱体撞击泄漏监测和定位系统,不断优化完善空间站压力应急处置预案。 我国也在积极推动和参与全球合作,定期发布轨道参数,与世界主要航天国家有关机构建立飞行安全沟通机制,及时交流共享相关信息,共同维护在轨航天器安全。

评论列表

婆婆妈妈
婆婆妈妈 2
2025-11-06 23:24
其实也好,可以名正言顺地部署激光防御系统,可以先发制人打击太空碎片,当然,打到老美卫星那也是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