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了没有:近几日,英、法、德、荷兰等欧洲国家对中国发声时,意大利女总理梅洛尼却突然“安静”下来,似乎变得“低调”了! 梅洛尼的低调可不是没缘由的沉默,而是意大利当前处境和现实利益下的清醒选择,毕竟在国际政治里,光喊口号填不饱肚子,更稳不住选票。 欧盟委员会 2025 年的经济预测摆着呢,全年 GDP 增长就 0.7%,跟没动一样,而政府债务占 GDP 的比例反倒升到了 136.7%,相当于全国一年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连还债都不够,还得再借三分之一出来。 更揪心的是,2023 年梅洛尼为了讨好美国,又是退出 “一带一路”,又是跟着欧盟喊着给中国电车加关税,本想拿捏一下中国,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 当年中意贸易总额直接降了 10.1%,中国资本吓得不敢来投资,不少工厂订单都断了,政府赤字直接冲破 7%,执政支持率一路往下掉。这时候再跟着英法德瞎嚷嚷,那不纯属跟自己过不去吗? 要说清楚梅洛尼的心思,得先算明白中国市场对意大利有多重要。2023 年意大利对华出口虽然涨了 16.8%,但总额才 192 亿欧元,可别小看这增长,里面全是老百姓的饭碗。 纺织服装行业出口涨了 14%,那些米兰周边的服装厂,工人工资全靠往中国卖西装、皮鞋;更夸张的是制药行业,出口直接翻了近两倍,这背后多少药厂保住了岗位、不用裁员。 中国可是意大利在亚洲的第一大市场,非欧洲国家里仅次于美国,要是真把关系搞僵了,这些增长全得泡汤。 就拿意大利的葡萄酒来说,虽然没直接的出口数据,但看看中国企业的动作就知道分量 ,2025 年 10 月郎酒特意跑到意大利办活动,跟有 650 年历史的马泽世家酒庄谈合作。 佛罗伦萨的经济局长都亲自出面站台,因为他们清楚,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能直接带动当地酒庄的销量和就业,这种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喊一万句政治口号都管用。 梅洛尼心里最清楚,她的权力根基在蓝领工人手里。去年欧盟选举,她的政党拿了 39% 的蓝领选票,比 2022 年刚上台时还多 13 个百分点,这些工人可不关心什么意识形态对抗,就关心每个月能不能按时领工资、物价涨不涨。 2023 年梅洛尼硬气那会儿,中国资本撤资、对华出口下滑,北部工业区不少机械加工厂都快撑不下去了,工人上街抗议的新闻天天见。 后来她赶紧改主意,2024 年借着巴黎奥运会的机会悄悄访华,带了莱昂纳多、倍耐力这些大企业老板,一口气签了三年的合作计划,就是想赶紧把订单拉回来、把投资请回来。 现在英法德跟着美国起哄,梅洛尼要是敢附和,那些给她投票的蓝领工人第一个不答应,毕竟谁也不想丢了饭碗。 再看看欧洲其他国家的情况,英法德跟意大利的家底不一样,人家能喊几句硬话,意大利真没这个本钱。德国有汽车工业撑着,就算跟中国掰扯几句,大众、宝马还能靠着中国市场赚钱;法国的农业、奢侈品也有自己的圈子。 可意大利呢?对华出口在欧盟才排第四,全靠纺织、机械、高端制造这些薄利行业,2023 年从中国进口降了 17.8%,看着贸易逆差小了,可国内经济反倒更差了,因为中国造的便宜零件少了,意大利工厂的生产成本蹭蹭涨,最后还是工人和消费者买单。 梅洛尼之前已经吃过一次亏了,退出 “一带一路” 没换来美国的好处,反倒丢了中国的订单,现在再跟着起哄,那真是把意大利往火坑里推。 还有个关键事儿,意大利在欧盟里本来就没什么话语权,梅洛尼又是极右翼,不少欧盟国家都排挤她。美国大选现在也没个准信,将来对欧洲的态度还不知道怎么样,这时候跟中国闹僵,等于断了自己的后路。 2024 年她访华之后虽然也瞎嚷嚷过几句俄乌问题,但很快就收声了,因为中方没惯着,一些合作谈判直接停了,她立马就慌了。 现在看着英法德发声,她装没听见,其实是在给自己留余地 —— 万一美国靠不住、欧盟不帮衬,至少中国这个大市场还能救急。 就像意大利人自己说的,他们从来都是跟着利益走,两次世界大战都能换边站,现在这种情况,怎么可能为了别人的口号牺牲自己的利益? 梅洛尼的低调就是最精明的选择。意大利债务高得快压垮自己,蓝领工人等着饭碗,那些靠中国市场活下来的企业天天盯着政府表态,她要是敢跟着英法德瞎喊,明年选举就得下台。 国际政治就是这么现实,光有立场没用,得有真金白银的好处。现在她不吭声,就是在保住和中国的合作盘,等着拿更多订单、更多投资。 等意大利经济缓过来了,说不定又会换个脸色,但至少现在,填饱肚子、稳住选票才是头等大事,其他的都是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