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现场参观
时间
2025年11月6日
地点
湖南大中赫锂矿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
参与单位名称
博时基金、长城基金、创金合信基金、常春藤资产、长江证券、财联社、东证资管、国联基金、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国联民生证券、华鑫证券、华宝基金、宽行基金、华福证券、华源证券、华西证券、宁波中基集团、前海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兴业证券研究院、银华基金、新华基金、星石投资、申万宏源、深圳市凯丰投资、时代周报社、天风证券、太和致远私募基金、泰康资产、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邮证券、紫金投资、招商信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泰证券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姓名
董事长牛国锋先生、董事会秘书林圃正先生、证券事务代表李云娥女士
11月6日,大中矿业(债券代码:127070)在湖南大中赫锂矿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接待了博时基金、长城基金、中信证券等34家机构的现场调研。公司董事长牛国锋、董秘林圃正等高管就锂矿项目并购规划、成本控制、产能布局及锂价走势等核心问题与机构投资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锂矿项目成本优势显著技术创新驱动降本增效
调研中,机构重点关注了公司四川加达锂矿与湖南鸡脚山锂矿的成本优势来源。公司方面表示,四川加达锂矿作为锂辉石矿,具有原矿品位高、增储空间大的特点,未来可形成规模化生产优势;同时采选团队均为自营,通过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强化成本控制能力。
湖南鸡脚山锂矿则依托铁锂云母资源特性,构建了“采选冶一体化”的成本控制体系。据介绍,该项目在选矿环节采用“先强磁抛尾后浮选”工艺,大幅降低选矿成本;冶炼环节首创硫酸法提锂新工艺,不仅使锂回收率显著提升,还可同步回收钾等有价元素实现“一矿多产”。尤为关键的是,通过工艺创新,锂渣中铍、铊等有害元素达到Ⅰ类固废标准,既解决了云母提锂的环保难题,又无需支付额外处理费用,同时锂渣可用于建材、公路建设等领域创造额外收益。
公司强调,成本优势的核心在于管理团队与技术创新。深耕矿业多年的技术团队能够结合矿山特性优化开发设计,通过技术突破实现降本,例如湖南项目尾渣处理较传统工艺减少50%锂渣量,直接节约处理成本并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
产能规划清晰湖南8万吨碳酸锂项目分期推进
关于锂矿项目产能布局,公司披露湖南鸡脚山锂矿采选产能为2000万吨/年,对应年产8万吨碳酸锂规模,项目将分期建设。当前公司优先确保一期产线顺利达产,待工艺流程稳定后再推进后续冶炼产能建设。
四川加达锂矿一期规划采选产能260万吨/年,目前《矿产资源开采方案》已通过自然资源部审批,各项证照正在按计划推进。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首采区外探矿工作进展良好,增储潜力较大,今年9月已实现副产品原矿销售,产能将逐步爬坡。
资本开支聚焦主业下游布局侧重战略合作
在资本开支方面,公司表示四川项目将重点推进探矿、采矿及选矿环节,暂不建设冶炼厂,主要因当地冶炼产能富余可充分利用。湖南项目一期总投资约30.66亿元,其中采选项目投资17.62亿元,年产2万吨碳酸锂项目投资13.04亿元。公司强调,目前经营性现金流稳定,可支撑项目建设,后续融资需求将结合项目进展及市场情况综合考量。
对于锂电下游产业链布局,公司透露拟投资金属锂电池新材料项目,同时将根据锂矿项目建设进度,选择优质下游企业开展合作,现阶段以夯实上游资源端优势为核心战略。
锂价走势:供需驱动回归合理水平聚焦长期资产盈利能力
针对市场关注的锂价走势问题,公司认为价格波动本质上由供需关系主导,在需求拉动及高成本供给出清背景下,碳酸锂价格将逐步回归合理水平。公司从实业角度出发,更注重资产的长期盈利能力,而非短期价格波动。
此次调研中,机构对公司锂矿项目的技术创新能力及成本控制水平给予高度关注。公司表示,未来将持续关注国内外高性价比锂矿资源,通过管理与技术优势巩固行业竞争力。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