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信阳市商城县:野菊盛开致富路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李鑫通讯员洪晓燕

11月5日,天气晴好,信阳市商城县双椿铺镇吴冲村野菊花种植基地,野菊花正开、金蕊满坡,农户采收正忙。

基地所属的联盛种养殖合作社门前,一车车捆扎好的野菊花排成长龙,正待称售卖;群众争前恐后,夸耀自家菊花颜色好;往日寂静的山村因野菊花盛开而热闹如集市。

合作社厂房内,机声轰鸣,门外收购来的野菊花在这里完成半加工。“先经过脱花机脱杆,再经过分选机将叶子和花分开,然后经过这边机器杀青、烘干,初步加工完成,就可以分类销售了。”吴冲村党支部书记涂世军指着生产线说,合作社每天能收购周边村庄的野菊花6万至7万斤。

这片热闹的景象,放在三年前难以想象。“这以前是村里的砂石荒地,土质不好,种啥都不成。”在野菊花种植基地,涂世军望着满坡的野菊花回忆道:2023年,该村“两委”班子抱着“变废为宝”的想法,以“支部联支部”机制对接县融媒体中心,通过座谈、无数次田间调研后,立足全县“一花一草”特色产业发展思路,最终锁定野菊花种植。“野菊花对土壤要求不严,山坡草地、河边、路旁都能种,种一茬收5年,跟割韭菜一样,很适合俺们村。”

说干就干。2023年,吴冲村村集体带头种植,试种200多亩野菊花。涂世军在田间算了一笔账:“鲜菊花八毛钱一斤,一亩至少能收1500斤。加工成干花后能卖十多块一斤,收入还能再涨!”截至2025年,吴冲村野菊花种植面积已扩至700余亩,亩均产值2000余元,村集体经济增收10余万元,累计带动500多名群众实现增收,承包户年均增收约5万元。在村集体的带动下,村里200多户农户中,三分之二都种上了野菊花,不少留守老人还能在基地务工。

沈祥海就是野菊花种植受益群众中的一员,“我家里也种了2亩多的野菊花,今年村里还办了加工厂,我来帮忙机械维修,还负责杀青、烘干加工生产线,家门口额外还能赚点钱,我感觉很舒心。”沈祥海手上的动作不停,照管着一旁运行的生产线,脸上满是笑意。

一花独放不是春,吴冲村的“野菊花经验”很快辐射到双椿铺镇周边村庄:西冲村依托山地资源种了270余亩,红石桥村发动农户种了200亩,鲍店村、陈寨村也各发展200亩、150亩。为让“致富花”开得更持久,2025年,吴冲村集体投入资金建成野菊花加工厂房,配齐生产设备,打造出带动群众就业的“致富新车间”。不仅让鲜菊花变成了有附加值的干花颗粒,就连以往废弃的菊花枝干,也被粉碎加工成生物颗粒外销。

“现在我们有基地、有厂房,还和长竹园灌河源中药材公司、安徽省金寨县中药材公司签了订单,种多少卖多少。”涂世军说。夕阳下,吴冲村的野菊花田泛着金光,采收的农户、运转的机器、满载的车辆,共同勾勒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这朵小小的野菊花,正带着商城县村民的希望,在致富路上越开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