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美国消息 11月7日,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公开表示,他预计美联储将在12月

美国消息 11月7日,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公开表示,他预计美联储将在12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再次降息,并倾向于以每次50个基点的较大幅度将利率下调至中性水平,这与许多希望每次只调整25个基点的同时观点迥异。 这番表态如同在一池本就波澜起伏的湖水中又投入一颗石子,让美联储内部关于利率路径的激烈博弈更加公开化,也让12月是否降息的悬念持续升温。 米兰的激进主张早有苗头。他曾是特朗普第一任期财政部顾问,2025年9月刚获参议院确认出任美联储理事,当月议息会就投了唯一反对票,坚决反对25基点降息,力推50基点幅度。如今他再次发声,认为当前3.75%-4.00%的利率仍偏紧,而中金测算的市场主流中性利率约3.5%,两者路径分歧一目了然。 美联储内部的分歧早已摆上台面。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态度强硬,直言12月降息门槛比之前高得多,毕竟通胀已连续四年半高于2%目标,贸然降息可能犯“抢跑错误”。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则留有余地,称会保持开放态度,依据数据再做决定。 理事库克的立场更偏鸽派,明确表示12月仍是“有可能降息的会议”,当前就业风险已超过通胀风险。但她正深陷法律争议,被特朗普政府指控房贷申请造假,职务能否保住还是未知数,这也让政策投票增添了变数。 市场早已被这场博弈搅得心神不宁。11月7日CME“美联储观察”数据显示,12月降息25基点的概率高达70.6%,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29.4%,而米兰力推的50基点降息概率仅19.1%。普通投资者更是迷茫,国内美元存款利率已普遍降至3%左右,西安银行1年期最高3.98%,恒丰银行仅3.1%,理财配置难寻方向。 米兰敢坚持激进路线,也有自己的依据。美国就业市场在降温,9月“小非农”ADP新增就业减少3.2万人,政府停摆还导致关键数据缺失。但反对者的理由更实在,三季度美国GDP年化增速达3.9%,经济并未失速,大幅降息反而可能让通胀反弹。 这场争论本质是政策节奏的博弈。米兰想快刀斩乱麻,用大幅降息提前对冲风险;多数官员主张稳扎稳打,怕步子太大失了分寸。可政策的不确定性最伤市场,企业不敢轻易投资,投资者只能观望,大家都在等一个明确信号。 美联储的决策从来牵动全球。今年9月、10月已两次各降息25基点,国内银行美元存款利率跟着下调,不少依赖美元资产的国家也在调整政策。这种内部分歧带来的摇摆,比降息本身对全球市场的影响更直接。 其实降息的核心是贴合经济实际。美国经济有放缓压力,但三季度3.9%的增速不算疲软;通胀虽在回落,但未稳在目标区间。不管是25基点还是50基点,脱离实际的极端主张,只会消耗政策的公信力。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