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大跌,这也是可以预见的。 直播间员工直接吐槽产品贵,另一人直接说总有人会买单,怎么看都有点把消费者当韭菜的傲慢之嫌。 这两位员工被处理,已经是预料之中,毕竟这些话可以在私下说,但不能在直播间说。 这不是贬低公司产品的价值,这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股价下跌,当日股价下跌5%。 事实上,该公司的傲慢也是第一次来。“SKULLPANDA餐桌系列”手办被曝品牌名错印为“POP MAET”,部分产品钢印重叠。此前迷你LABUBU系列也因“歪头”、毛糙等缺陷遭投诉。 这家公司过度依赖单一IP与炒作经济,LABUBU系列占营收34.7%,但6月官方补货500万件致二手价腰斩(如整盒价从3200元跌至650元)。 9月SKULLPANDA新品销量44分钟内从9.3万件暴跌至809件,设计被批“缺乏创新”,二手价未售已“破发”。 黄牛因价格崩盘恐慌抛售,二手平台挂售量激增但成交量锐减,部分黄牛称“根本无人接盘”。消费者转向观望,拒绝为炒作溢价买单。 虽说,美洲市场增速达1265%(收入占比升至16%),但东南亚工厂筹建中,物流效率及文化差异(如欧洲定制款)仍存瓶颈。产能满载致品控下滑,假货产业链(成本4元仿品)冲击正品市场。 就算没有这次的直播事故,该公司股价下滑也是迟早的事情。 品控翻车、直播挑衅,泡泡玛特真把消费者当韭菜了,这路是走不远的。 潮玩消费不该是智商税,消费者的热爱也不是无限透支的资本,这梦该醒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