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虽然国产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的服役消息尚未到来,但国内的“一帮大猪蹄子军

虽然国产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的服役消息尚未到来,但国内的“一帮大猪蹄子军迷”的关注焦点,恐怕早已在相当程度上转移到了传闻已久的“12万吨核动力航空母舰”的身上。综合各界的消息来看,满载排水量可能达12万吨、型号或为004型的国产新型航母,据传已在国内某船厂开工建造,最快有望于2027年成型。基本上,人们在“福建舰”这里的一切不满和遗憾,如续航能力有限、电磁弹射器数量仅为3部、2号弹射器侵入了斜角甲板跑道等,都有极大概率在004型航母的身上得到圆满的解决。 不仅是这款可能将达12万吨的核动力航母,关于国产下一代通用驱逐舰和巡洋舰的猜测,亦是层出不穷。前者被认为将是052D型驱逐舰的换代型号,可能将是一款9000吨级远洋神盾舰;后者则可能是055型舰的深度放大改型,即传说中的055B型舰,抑或是某款全新型号,吨位或达20000吨,成为不折不扣的巡洋舰。 也正因如此,一些人在网上提出了这样一种猜测:既然下一代国产航母、巡洋舰和通用驱逐舰的尺寸和吨位,都将迎来一轮“放大化”,那它们是否都有可能搭载舰用核动力系统,组成具有一流远洋部署和作战能力的“全核舰队”呢?不妨简单分析一番。 当下看来,如若004型国产航母的排水量真能达到12万吨的水平,那采用舰用核动力系统,确实是一个较为合理的选择。这倒不是说常规动力系统无法驱动12万吨航母,而是综合考虑到舰艇推进、船电系统所需的发电量,以及电磁弹射器运转所需的电功率后,核动力系统更强的持续输出能力,要比常规动力系统更具优势。 至于说猜测中的20000吨级巡洋舰和9000吨级通用驱逐舰,会不会也使用核动力系统,那不确定性就很大了。从美国海军于冷战期间发展的数款核动力舰艇所得出的结论来看,在满载排水量低于18000吨~20000吨的水面舰艇上使用核动力,是一件效费比不太理想的事情。虽然以核反应堆为核心的动力系统,要比传统的常规动力系统更轻也更小,但若将防止核泄漏的安全装置,如极其厚重的钢制防护门和核反应堆箱也计算在内,那核动力系统的整体重量和对空间的占用程度,反而要比常规动力系统大得多。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船电系统和武器系统的搭载能力,以及压缩舰员生活区空间。 如此想来,倘若未来的国产20000吨级巡洋舰,尚且有一定的搭载核动力系统的可能性,那9000吨级通用驱逐舰使用核动力系统的概率,则基本就是0。当然了,即便是20000吨级巡洋舰,恐大概率也会使用较为稳妥的常规动力系统。毕竟,004型航母将是人民海军首款核动力水面舰艇,有着浓浓的实验色彩。在水面舰艇用核动力系统彻底成熟前,贸然在诸多主战舰艇的身上采用相关技术,未免过于冒险。因此,在下一个时代的解放军主战舰艇这里,“全核舰队”或仍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