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美国农民是真急了!仓库里的大豆堆到撑塌粮仓,玉米价格腰斩仍无人问津,转头就组团奔

美国农民是真急了!仓库里的大豆堆到撑塌粮仓,玉米价格腰斩仍无人问津,转头就组团奔赴北京,找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寻求合作。这哪儿是 “求做主”,分明是绕开添乱的美国政客,给自家庄稼找条活路!   11 月 4 日这场北京会面,看似常规经贸交流,实则是美国农业界的 “集体自救”。代表团阵容堪称豪华。美国大豆基金会、肉类出口协会、棉花协会、稻米协会等十多家核心农业组织悉数到场,领头的是大豆基金会主席阮思德,清一色 “卖粮大佬”,几乎未带政客随行。   明摆着就是要抛开政治杂音,跟中方好好谈生意。他们口中 “珍视对华伙伴关系,共同做大合作蛋糕” 的表态,潜台词直白又迫切:“别跟我们政府的单边政策一般见识,农民只想把粮食换成真金白银”。   这股急劲儿背后,是美国农民连续多年的 “血泪史”。中国本是他们的 “头号买家”,巅峰时要吃下美国近五分之一的农产品出口,光大豆就占半壁江山 。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4 年美国大豆出口总额达 245 亿美元,中国就买了近 128 亿美元,占比超五成。可自从特朗普政府掀起贸易战,加征关税的板子没打疼别人,先砸在了自家农民脚上。   当前美国大豆价格较 2022 年跌了 40%,玉米跌了 50%,但种子、化肥等成本仍在高位,农民种一亩地要亏上百美元,不少人面临破产风险。   更要命的是,2025 年 5 月起中国已停止购买美国大豆,而美国农民空仓等订单的功夫,中国早已将进口渠道铺向巴西、阿根廷,巴西玉米虽产量仍居美国之后,出口量却跃居全球第一,美国大豆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也从 40% 跌至 20% 左右,再不动手,这块 “肥肉” 就彻底没了。   最扎心的是,美国今年大豆、玉米均创产量纪录,仓库早被堆得满满当当。10 月 15 日,伊利诺伊州一座储存 816 吨大豆的混凝土粮仓,竟因不堪积压轰然倒塌,成为美国农业困境的真实写照。   美国玉米种植者协会急喊 “农村经济危机来了”,首席经济学家克里斯旺森直言:“关税正在让农民为政治博弈买单,持续的贸易不确定性将迫使进口国永久转向其他供应商”。艾奥瓦州豆农的话更实在:“我们等不起政客博弈了,再没订单,农场就要传给债权人了”。   美国农民心里门儿清,跟中国合作才是双赢正道。中国是全球最大农产品进口国,每年需进口海量大豆、棉花满足市场需求,而美国农产品的品质和产能恰好能对接,40 多年来双方已形成成熟的合作默契。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3 年平均每个美国农民靠对华出口就能赚近 9000 美元,这可不是小数目。可政客们非要把贸易当政治筹码,结果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让巴西等国捡了便宜 ——2024 年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 7465 万吨,占比超七成。 这次李成钢副部长的表态直击要害,既明确指出 “今年以来中美农产品贸易出现的波动,根源在于美方的单边关税措施”,也释放积极信号:“中美互为重要农产品贸易伙伴,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阔”。   这话绝非客套:中方持续扩大农产品进口,2024 年进口规模创历史新高,进博会专门为各国农产品搭建平台,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已连续八年参展,从未缺席,足见其对中国市场的认可。   说到底,这场会面是美国农民用脚投票:政客玩政治,农民要生存。他们绕开政府直接对接中方,恰恰说明务实合作永远比政治博弈更有力量。   中方愿意敞开大门,但前提是美方拿出诚意取消不合理关税,别再让农民为政治错误买单。   要知道,中国的进口渠道一旦多元化就很难回头,巴西、俄罗斯都在抢着合作,美国农民现在急着找上门,若美国政府仍不松口,这块庞大市场可就真要跟他们说再见了。 中美农业合作本是两国关系的 “压舱石”:一边是急需市场的美国农民,一边是需要稳定供应的中国市场,这本该是顺理成章的双赢买卖。希望这次美国农民的 “自救行动”,能敲醒华盛顿的政客们:贸易从来不是博弈工具,而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少点折腾、多点务实,才是对两国人民都负责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