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全红婵无缘奖牌, 不查不知道, 一查才明白,原来全红婵只得了第五名是有原因的。

全红婵无缘奖牌, 不查不知道, 一查才明白,原来全红婵只得了第五名是有原因的。 ​大家都知道,全红婵因为伤病原因,曾退出武汉世锦赛,而那时陈芋汐就已经和掌敏洁搭档比赛了。 你们是不知道,全红婵的脚伤比咱们想象的严重多了!队医后来透露,她的脚掌有陈旧性骨膜炎,还有轻微的韧带撕裂,武汉世锦赛前训练时,跳一次10米台落地,脚腕就钻心疼,甚至站不稳,队医反复强调“必须减少高强度弹跳”,不然可能影响职业生涯!那段时间她每天训练结束,脚踝都要缠三层冰袋,敷够40分钟才能消肿,连正常走路都得慢慢挪,更别说像以前那样一天练上百次跳跃了,基础训练都打折扣,比赛状态怎么可能不受影响? 更关键的是,双人项目最讲究默契,这东西可不是一天两天能练出来的!全红婵退出武汉世锦赛后,陈芋汐和掌敏洁搭档了整整8个月,从动作衔接、节奏把控到眼神交流,都磨合得严丝合缝,甚至连起跳时的呼吸频率都能保持一致,去年全国锦标赛她们还拿了双人10米台冠军,默契度早就拉满了!而全红婵伤愈归队后,和新搭档的磨合时间还不到3个月,赛前合练时,有好几次因为起跳节奏没对上,入水时的同步性差了点意思,教练在场边急得直跺脚,可这种默契真不是硬练就能速成的,换谁来都得有个适应过程。 说实话,这次比赛全红婵已经拼尽全力了!预赛时她的207C动作还拿到了88分的高分,可到了决赛,脚伤还是拖了后腿——第四跳的407B动作,需要快速弹跳后翻腾三周半,她起跳时明显犹豫了一下,脚腕发力不足,导致空中姿态没打开,入水时水花压得不够好,只得了76分,这一跳直接拉开了和前几名的差距!赛后采访她低着头,声音小小的说“跳的时候脚有点软”,没有找任何借口,这种懂事真的让人心里发酸,17岁的孩子,忍着疼站在赛场上,哪怕没拿到奖牌,也已经赢了自己! 你们想想,全红婵从14岁东京奥运会一战成名,就一直顶着“天才少女”的光环,所有人都期待她每次都拿冠军,可没人想过,她也是个会受伤、会累的普通孩子!武汉世锦赛退赛后,她没敢休息太久,就主动申请归队训练,队医不让多练弹跳,她就花双倍时间练上肢力量和动作细节,对着镜子一遍遍抠入水角度,甚至把自己的动作视频和陈芋汐的对比,一点点找差距,这份韧劲真的远超同龄人!只是伤病这东西太磨人,再努力也抵不过身体的极限,这次第五名,真的不能怪她。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全红婵正处在青春期发育阶段,身高和体重比去年长了不少,这对跳水运动员来说影响太大了!跳水讲究“轻、快、准”,体重增加哪怕一斤,都会改变空中翻腾的节奏,之前的动作习惯全要重新调整,而她因为伤病,调整的时间比别人少了一半,相当于一边养伤一边适应身体变化,还要磨合新搭档,这三座大山压下来,能完成比赛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很多人赛后吐槽“全红婵不行了”,说实话这种话真的太伤人了!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哪有一帆风顺的,伤病、发育、搭档变动,都是她们要面对的坎儿。陈芋汐和掌敏洁能拿冠军,一方面是她们磨合到位,另一方面也是没遇到这么多突发状况,全红婵这次虽然没站上领奖台,但她在赛场上没放弃,哪怕脚疼也坚持完成了所有动作,这种体育精神比奖牌更珍贵! 想想东京奥运会上那个五跳三个满分的小姑娘,现在因为伤病和各种变动暂时失利,谁能不心疼啊?她不是神,只是个拼尽全力追逐梦想的孩子,这次的第五名不是终点,而是她养伤调整后的一个起点。相信等她把伤病养好,和搭档磨合到位,重新适应了身体变化,那个“水花消失术”大师一定会回来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

夜歌
夜歌 3
2025-11-07 21:14
一代新人换旧人!发育关自我管理失控!辉煌已过,留作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