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0月30日报道,上海,一老人离世后留下66万贷款未还,银行顿时急了。在寻找老人

10月30日报道,上海,一老人离世后留下66万贷款未还,银行顿时急了。在寻找老人的继承人无果后,银行先让法院确定老人居住地的民政局作为遗产管理人,随后一纸诉状将民政局告上法院,要求民政局来偿还剩余的贷款,这波操作顿时让人看傻了眼。   你以为人死了,欠银行的钱就不用还了吗?银行可不做亏本的买卖,即使人不在了,银行也有的是办法追债。   近日,发生在上海的一起案件引起了大家的讨论。一位老人离世后,留下的不是丰厚的遗产,而是66万元银行贷款。   银行在寻找继承人时,错愕发现老人竟无儿无女,无兄无妹,连个远房亲戚都找不到。眼看着借出去的钱就要烂在账上,银行使出了一记狠招:将民政局给告了。   这操作乍看荒唐,民政局凭什么替一个普通老百姓还债?然而更让人没想到的是,银行竟然还告赢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老人是用自己的住房贷出来的这些钱。离世后在无人继承的情况下,生前住所地的民政部门就要自动成为“遗产管理人”。   所以,尽管这样的判决结果看似有点“欺负人”,但实际上是符合法律规定的。该民政局要负责清点逝者家底,该还的债要还,该收的钱要收,最后有结余的财产收归国家。   银行的精明让人叹为观止,但民政局也不是吃素的。明确表示自己并没有替人还债的义务,最多就是配合银行把老人的房子拍卖出去,优先还贷款。但要是钱不够,超出的部分一分不掏。说白了,就是“遗产里有多少算多少,绝不额外加码”。   这话听着硬气,其实句句都在法律框架里。毕竟“遗产管理人”的职责是“管理遗产”,而不是真的“替人还债”。   不过话说回来,老人那套用来抵押的房子,评估价差不多能到300万,扣除66万贷款后,剩下的钱最终会缴给国家用于公益。这么算下来,老人等于用自己的房产,在身后做了场匿名慈善。   上海这位老人的身后事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在法治日益完善的今天,每个人都必须学会负责任地生活,也要负责任地离开。   在这起案件中,民政局不是冤大头,银行的起诉也不是无理取闹。这背后是法律在给社会秩序兜底,当法律能把这些棘手的问题捋顺,老百姓才能更有安全感。   所以,银行的这起诉讼看似冷酷无情,实则推动着整个社会向更规范、更有序的方向迈进。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人死债小 贷款法律   信息来源: 潇湘晨报2025-10-29|孤寡老人去世后留下66万元债务,银行向民政局讨债,法院判了 光明网丨上海一孤老去世欠贷66万,银行追债却“找不到被告”?民政局被判还款 文|墨海 编辑|史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