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革命卫队第一次证实了,哈马斯最高领导人哈尼亚,在伊朗圣城军宾馆房间。接到一个电话时,突然遭到导弹命中死亡! 当时,哈尼亚到伊朗参加新总统就职典礼,就住在保密和警卫级别最高的伊朗首都德黑兰萨阿达巴德宫的圣城宾馆。这里实际上就是,伊朗革命卫队的招待所! 纳伊尼说得很清楚,哈尼亚遇袭那一刻正在接电话,一枚导弹从远处精准打过来,直接穿破房间窗户,哈尼亚当场死亡。 纳伊尼还特别强调,伊朗这边已经查得明明白白,这事儿跟内部有人搞破坏没关系,所有证据都指向是外部势力干的,而且手法相当专业。这话不光回应了之前“内部泄密”的猜测,也侧面说明袭击者确实有两把刷子。 哈尼亚这次去伊朗德黑兰,可不是私下串门,此行目的很明确,就是官方活动。 他是去参加伊朗新总统马苏德·佩泽希齐扬的就职典礼,这种场合来了不少地区势力的代表,哈马斯作为关键力量,他能到场本身就很有政治分量。为了保证他的安全,伊朗方面特意把他安排在萨阿达巴德宫的圣城宾馆住下。 这圣城宾馆可不是普通的酒店,说白了就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自己管的招待所,在德黑兰所有接待场所里,保密和警卫级别都是顶尖的。革命卫队给这儿布了好几层安保:24小时都有武装人员巡逻,监控摄像头全方位覆盖,进出的人都要经过严格检查。 之前这儿也接待过不少外国重要人物和地区势力头头,从来没出过安全岔子。能让哈尼亚住这儿,足见伊朗对他这次来访有多重视,也能看出这起袭击有多突然、破坏力有多强。 事件发生在当地时间2024年7月31日凌晨2点左右,这个时间点选得挺有讲究。大半夜的,人本来就困得最厉害,连安保人员的警惕性都可能降下来,袭击者挑这个时候动手,就是想尽量减少阻力。 当时跟哈尼亚住同一栋楼的,还有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的秘书长齐亚德·纳哈拉,可袭击者目标特别明确,导弹就盯着哈尼亚的楼层和房间打,纳哈拉那边一点事儿都没有。 哈尼亚遇袭后,他的保镖马上就拉响了警报,伊朗革命卫队的应急部队几分钟就赶到了现场。 现场勘查的人看到,房间的门窗和墙壁全被爆炸毁了,导弹造成的破坏就集中在哈尼亚住的卧室那块儿,这种准头让在场勘查的人都吃了一惊。 之后,哈马斯政治局成员、加沙副主席哈利勒·哈亚在德黑兰开了新闻发布会,他当着众人的面,引用目击者的话确认了哈尼亚是被导弹直接击中死的。 美国好几家媒体都说,哈尼亚是被事先装在房间里的炸弹炸死的,不是导弹袭击。但伊朗革命卫队的声明直接把这个说法推翻了,纳伊尼在声明里详细说了导弹穿破窗户的轨迹,跟现场勘查看到的墙体穿透痕迹完全对得上。 更关键的是,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在去年12月23日公开承认,就是以色列干的这起针对哈尼亚的暗杀,袭击方自己都认了,这就跟伊朗说的对上了。 以色列敢跑到伊朗领土上搞暗杀,这明摆着是挑衅伊朗的主权。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随后就给联合国秘书长和安理会发了正式信件,信里说得很明白:以色列在联合国会员国的领土上暗杀政治领导人,这就是恐怖主义,就是侵略,必须承担国际责任。 事件发生后,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马上开了紧急会议,会上定了调,得用强硬手段回应这次袭击,具体什么时候动手,让军方看着安排。 就在哈尼亚被打前几个小时,以色列空袭了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把黎巴嫩真主党高级军事指挥官福阿德·舒库尔炸死了。 这两起暗杀连着发生,本来就紧张的中东局势更火上浇油了。国际社会都在担心,以色列这么激进的做法,肯定会惹得地区势力报复,到时候说不定就掀起新一轮暴力冲突了。 哈尼亚是哈马斯这边负责巴以停火谈判的牵头人,他一死,巴以和平进程直接被砸了个大坑。当时巴以两边正谈得关键,哈尼亚就是中间重要的沟通桥梁。他没了之后,哈马斯内部的强硬派声音一下子就盖过其他人了,停火谈判当场就停了。 以色列情报和特勤局(摩萨德)局长达维德·巴尔内亚在今年1月公开说过,摩萨德有“义务”追杀哈马斯领导人,这话也印证了以色列就是在有计划地搞暗杀。 事件发生后,伊朗政府宣布从7月31日到8月2日全国哀悼三天,纪念哈尼亚。8月1号下午,哈尼亚的棺椁运到了卡塔尔首都多哈,之后办了隆重的葬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