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生父为洪承畴”?专家最新答复:取样过雍正第五子和恭亲王弘昼后代,DNA确认其属努尔哈赤支系
最终的基因结论摆在台面上:2019年取到的雍正第五子与恭亲王弘昼后代样本显示相同的Y染色体标记C2b1a2b1-F14751,指向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父系分支
“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网传版本,经这一条线索核对,站不住脚
判断历史血统,永远是证据的硬度压过流量的热度
这场风波的起点并不高调
2025年,知乎上一则旧帖被转发到小红书、B站、抖音,几张截图配几句“内部消息”,剧情迅速成形:康熙另有其父
讨论越滚越大,问题却没被真正抛给实验室,而是被抛给了剪辑和猜测
中央民族大学严实副教授看到传言,在微博与媒体采访中回应:从基因科学的角度,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支持“洪承畴是康熙生父”的说法
先看提出异议的人是谁
严实,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长期研究分子人类学与语言演化
公开成果可查:在Nature上发表关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母系社群结构的研究;
2025年带队在Nature刊出山东傅家遗址古DNA成果,揭示距今4750至4500年前两氏族的母系社群结构,给“中华文明起源”的讨论递上一块坚实砖
研究路径清晰,方法学靠谱
他没有绕术语堆叠,而是先谈“怎么取样”
在分子人类学里,样本不是网购快递,而是要当面抽血
涉及重要家族,要核身份证、问家谱,遇到爱新觉罗这样的历史家族,还要请清史专家参与把关
严实的提醒直白而必要:商业唾液检测主要靠用户自填信息,身份与祖源可信度难以核实,不适合拿来对历史人物做“父系认证”
核心的那次取样发生在2019年
严实团队接触到雍正第五子和恭亲王弘昼的当代男性后裔,按规范完成采血、登记、校验,再做Y染色体检测,指纹式的标记落在C2b1a2b1-F14751
这条支系,正是此前在清太祖努尔哈赤父系中锁定的分支
父系标记的连续传递,意味着皇室的Y染色体没有在这条链上“换轨”
讨论康熙的父系血脉,不必另编一位“生父”上台
另一个被点名的“证据点”,同样经不起时间线的拷问
网络上流传“光绪的Y染色体是O1b-F1759”,严实提出了质疑:古DNA真正取得突破是2010年前后,这之前做相关检测,无论技术储备还是学科自觉都远未成熟
把2003或2008年的“检测结果”挂出来,当成铁证,本身就与当时的技术现实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