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发威,中国防空导弹创下史上最大战绩,FK-2000击落伊尔-76运输机。 当

发威,中国防空导弹创下史上最大战绩,FK-2000击落伊尔-76运输机。 当地时间2025年11月5日,非洲苏丹的战火再次升级,一场令人震惊的空中击落事件,成为外界关注焦点,当天,苏丹“快速支援部队”(RSF)使用一套外贸型防空导弹系统,在首都喀土穆以北地区成功击落了一架隶属于苏丹政府军空军的伊尔-76大型运输机。 要知道,这可不是普通的战机,而是起飞重量 170 吨的 “空中补给枢纽”,能拿下这样的目标,算得上是 FK-2000 创下的史上最大战绩。 这架被击落的伊尔 - 76 来头不小,是苏丹刚花 1200 万美元从吉尔吉斯斯坦买来的,列装才 6 周就紧急投入战场,专门给被围困的步兵师运送武器和人员。为了保证任务不出错,机组人员都是高薪请来的俄罗斯籍专业人员,可见政府军对它的重视程度。 可谁也没想到,在西科尔多凡州巴巴努萨上空,它还是栽在了 FK-2000 手里。事后坠毁现场找到的导弹发动机残骸、助推器部件,还有作战视频,都清清楚楚指向了这次击落,连开源情报网站 Clash Report 都确认碎片参数和 FK-2000 完全匹配,彻底打消了 “技术故障坠毁” 的说法。 很多人好奇,FK-2000 明明是主打短程防空的系统,怎么能打下伊尔 - 76 这种高空目标?这得从它的技术硬实力说起。 这款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研发的装备,2021 年珠海航展第一次亮相就引起关注,设计初衷是拦截无人机、直升机这些 “低空小目标”,射程 25 公里,射高 12 公里,配的是 8×8 轮式底盘,公路上能跑到 80 公里时速,机动性特别强。 伊尔 - 76 平时飞行高度在 6000 到 9000 米,刚好在它的射高覆盖范围内,加上运输机准备降落时会降低高度,正好给了伏击的机会。 FK-2000 的探测系统是关键。它装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比俄罗斯 “铠甲 - S1” 的探测范围大 60%,就算苏丹常见的沙尘暴天气也不影响,15 公里外就能锁定目标。 更厉害的是它有 “雷达 + 光电” 双重保险,当时苏丹政府军试图用电子干扰屏蔽信号,FK-2000 立刻切换到光电模式,稳稳盯住了伊尔 - 76 的轨迹。 锁定之后的打击环节更不含糊,发射的导弹最大过载能到 35G,运输机根本来不及规避,战斗部炸开的数千块高速碎片能直接穿透机身,破坏发动机和航电系统。 就算导弹没完全击中,两门 6 管 30 毫米加特林机炮还能补刀,每分钟 6000 发的射速能在 3 公里内织成密集弹幕,目标几乎逃不掉。 其实这不是 FK-2000 第一次在苏丹战场露脸。2024 年它就疑似击落过伊尔 - 76,只是当时证据不足。2025 年 9 到 10 月更是连拿 5 架土耳其无人机,其中包括翼展 20 米的 “游骑兵” 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这种在俄乌战场出名的装备,在 FK-2000 面前成了 “活靶子”。 更让人意外的是,操作它的叛军人员只接受了两周基础培训就上手了,可见这款装备不仅性能强,操作门槛还很低。 这次战绩也让 FK-2000 成了国际军贸市场的 “明星”。以前西方武器总拿 “实战经验” 当卖点,现在中国装备用实打实的战绩说话。连美国雷神公司都开始调整研发方向,跟进类似的弹炮合一系统,足以看出它的影响力。 这架伊尔-76的坠毁,可能会成为苏丹内战中一个标志性的分水岭。它不仅打击了政府军的补给链,更向外界传达了一个信号:传统的空中运输方式在这种非对称冲突中,已经不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