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香港台湾终于出手了! 11月4日,香港警方扔出的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舆论场。他们宣布冻结了一笔市值约27.5亿港元的巨额资产,理由是怀疑这笔钱与国际跨境电信诈骗和洗黑钱活动有染。 这还没完,几乎在同一时间,海峡对岸的台湾检调部门动作更为迅猛,不仅直接查扣了相关的45亿新台币资产,还一举拘押了25名涉案人员。 这两波雷霆操作,看似是各自为战,但细细一扒,矛头却惊人地一致,全都指向了同一个人——柬埔寨太子集团的创办人陈志。这也意味着,那场在东南亚肆虐已久的电诈整治风暴,终于正式烧到了港台地区。 香港警方的这次行动,绝非小打小闹。27.5亿港元,这个数字足以让任何人心惊肉跳。要知道,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资金流动的复杂性和隐蔽性全球闻名。 能在这里锁定并冻结如此规模的资产,说明调查已经进行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并且掌握了确凿的证据。这不仅仅是冻结几个银行账户那么简单,很可能涉及了复杂的股权、不动产和其他金融衍生品。 这就像是在一个巨大的迷宫里,精准地找到了并堵住了那条最关键的地下暗渠,直接切断了犯罪集团的“血液循环系统”。对于习惯了利用香港金融体系进行“洗白”的犯罪团伙来说,这无疑是釜底抽薪。 如果说香港的行动是“断其财路”,那么台湾检调部门的出击就是“擒其羽翼”。45亿新台币的资产查扣,配合25人的当场拘押,这是一次典型的“打蛇打七寸”的战术。被拘押的25人,很可能就是负责在台湾地区招募人员、操作诈骗、转移资金的关键节点。 这些人被抓,意味着整个诈骗链条的“前端”和“中端”被有效切断。台湾长期以来一直是电信诈骗的“重灾区”,既是诈骗分子的输出地,也是受害者的集中地。这次检调部门能够与香港方面形成某种程度的默契,同步出手,显示出两岸在打击跨国犯罪问题上,存在着超越政治分歧的合作空间和现实需求。 那么,这个能让港台执法部门同时盯上的陈志,究竟是何方神圣?他在柬埔寨建立的“太子集团”,表面上是一个横跨房地产、旅游、娱乐等多个领域的商业帝国,尤其是在金边等地开发的标志性项目,让他一度风光无限。 然而,在这层光鲜亮丽的外衣之下,却隐藏着一个庞大而黑暗的诈骗网络。据多方报道,太子集团旗下的赌场和度假村,长期以来为各类电信诈骗活动提供了庇护所。 那些臭名昭著的“杀猪盘”、“投资诈骗”等窝点,很多就藏匿在这些看似合法的建筑之内。他们以高薪招聘为诱饵,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骗到柬埔寨,然后没收护照,强迫他们从事诈骗活动,形成了完整的“人口贩卖-强迫劳动-电信诈骗-洗钱”的黑色产业链。 这次港台的联合打击,其意义远不止于抓捕几个罪犯、冻结一笔资金。它传递出一个极其强烈的信号:过去那种以为躲在东南亚某个国家,利用当地法律漏洞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网就能逍遥法外的时代,可能正在走向终结。犯罪无国界,但执法同样可以无国界。 当一个犯罪网络的危害性足够大,足以跨越国界,影响到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民众财产安全时,跨国执法合作就会成为一种必然。香港的金融调查能力和台湾的刑事侦查能力,在这次行动中形成了互补,精准地打击了犯罪集团的“钱袋子”和“操作手”。 更深层次来看,这次行动也暴露了跨国电信诈骗犯罪的新趋势。它们不再是零散的、小作坊式的运作,而是呈现出集团化、产业化、跨国化的特征。像陈志的太子集团,已经将诈骗业务深度融入到其所谓的“合法商业”中,形成了一个难以剥离的利益共同体。 这使得打击难度呈几何级数增长,需要各国各地区之间更高层次的情报共享、司法协作和联合行动。这次港台的出手,或许可以看作是未来更广泛国际合作的一次预演。 然而,这场胜利也仅仅是阶段性的。冻结了27.5亿港元,查扣了45亿新台币,但这可能只是整个诈骗帝国冰山的一角。 那些已经被骗走的、流散到世界各地的巨额资金,能否被追回?那些仍然被困在东南亚诈骗窝点里的受害者,能否被解救?更重要的是,除了陈志和太子集团,是否还有其他类似的“商业帝国”在暗中运作?这些问题,都没有简单的答案。 这次港台罕见的同步出击,究竟是斩断了毒蛇的七寸,还是仅仅掀开了冰山一角?面对这种盘根错节的跨国犯罪网络,单点突破能否形成持续的打击合力?未来的国际合作,又该如何织密法网,让罪恶无处遁形?这盘棋,远没有到终局。 信源:看看新闻——《香港台湾出手!冻结查封“太子集团”超35亿元资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