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这场大赛,藏着荆州产业升级的战略密码!

转自:荆州发布

当长江水裹挟着千年楚韵奔涌向前,一场点燃城市创新引擎的盛会正在荆州大地掀起澎湃浪潮。

荆州市“创响荆州·建功支点”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现场

2025年11月6日,沙市区文化宫路梦想剧场内,随着倒计时归零,持续半年的“创响荆州·建功支点”创新创业大赛迎来巅峰时刻。这场由荆州市政府主办、30余家单位协同推进的赛事,吸引了全国600余个项目报名,最终47个顶尖项目在决赛舞台展开终极对决。

此次双创盛宴,不仅展现了荆州作为区域创新高地的蓬勃活力,更勾勒出新时代创业生态的立体图景,为荆州的创新创业版图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荆州,一座铭刻于历史长卷的文化名城,孕育着“一鸣惊人”的胆识与“筚路蓝缕”的坚韧;荆州,又是一座奔腾于时代潮头的活力新城,正展现出“得中独厚”的枢纽优势与“动能澎湃”的产业气象。

当创新的火焰在荆楚大地熊熊燃烧,当创业的激情如江水般奔腾不息——天时、地利、人和,荆州已为广大创新创业者铺就一片可以大展宏图、实现梦想的广阔沃土。

大赛突破传统赛事框架,构建起“返乡创业+智能制造+城市消费+大学生创业”的四维赛道体系,每个赛道均暗含荆州产业升级的战略密码。

自6月启动以来,大赛迅速点燃荆州乃至全国各地创业者的热情,历经“海选-复赛-决赛”层层淬炼,最终47个潜力项目闯入总决赛,其中荆州市以外的项目共有13个,展现了大赛的全国性影响力与吸引力。

选手现场答辩

在为期两天的激烈角逐中,选手们通过路演展示、现场答辩等环节充分展现创新实力,彰显荆州“双创”生态的活力与产业基础的厚度。

楚商吴金鹏回乡创业,凭借其研发的《一种卷对卷金属骨架发泡密封垫片生产工艺》,建成国内首条卷料生产线,一举打破欧美国际巨头的市场垄断,填补了国内产业链空白;

“05后”在校大学生黄国洋深耕鱼产品加工领域,创新推出椒麻、鬼椒等多款风味即食鱼制品;

非遗盘扣设计师张小裁返乡后,用一针一线将楚绣元素融入现代服饰,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从小在江陵县豆腐作坊长大的华科大学子黄秋菊,为了让这份承载着乡愁与记忆的老味道得以延续,她以家族传承的手工技艺为根基,打造手工霉豆腐、霉豆渣等特色产品。

……

从知名高校的实验室到荆州的街头巷尾,从跨海而来的创意到本土生长的构想,一个个项目背后,是创业者们对“把日子过成理想”的执着,更是对荆州这片创业热土的信任。

经过紧张角逐,“小芦苇大产业——返乡青年以芦苇笋撬动乡村共富链”“小黄豆、大生意”“新一代二维、MOFs材料复合基质膜在CCUS领域的应用”“智渔领鲜——无刺鱼块健康零食的开拓者”共4个项目表现突出,分别斩获返乡创业、城市消费、智能制造和大学生创业四大赛道的一等奖,各获得15万元奖金。

本届大赛的深层价值,在于构建了“政府+企业+高校+资本”四位一体的创新生态:

资源汇聚:30余家单位协同办赛,链接全国创新资源;资本赋能:百万奖金池与“揭榜挂帅”机制激发创新活力;人才培育:行业导师团队提供全流程指导。

这种生态的成效已在城市发展中显现:2024年荆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4%,智能装备、现代化工等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85%,创新创业正成为驱动荆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荆州市“创响荆州·建功支点”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颁奖合影

当决赛颁奖礼的掌声渐息,荆州的创新引擎仍在加速运转。站在长江之滨远眺,这场创新创业大赛犹如投入经济深潭的巨石,激起的涟漪正在重塑城市命运。

当600余个创新火种在荆江两岸燎原,当“创响荆州”从赛事品牌升维为城市IP,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区域的崛起,更是中国内陆城市通过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范本。

正如决赛开幕式上所言:让“敢创业、能创业、创成业”成为新时代荆州发展鲜明的底色。

在这片充满可能的热土上,创新的交响曲正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四大赛道总决赛名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