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鱼上很多用户会买Airpods的单只耳机,这类商品非常规,系统过去极易误判为整套而错误定价。而AI不仅能准确识别“左耳单机”这类特殊商品,还能结合成色、市场供需等因素,给出精准估价,例如直接匹配380元的合理参考价。
用户随手拍下一张乐高积木照片发布闲置,过去因信息不全很难被有效推荐。而AI可以自动识别具体型号,并将它精准推送至感兴趣的用户面前。
这是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闲鱼CEO丁健在“数字经济论坛”主旨演讲《用AI构建人人可参与的循环未来》中,分享的两个小案例。在台下的采访环节,他进一步阐释了AI如何重塑闲置交易体验。

丁健坦言,闲置交易的本质,是将社会闲置资源重新匹配给有需要的人。但这一过程受到双重制约:一是闲置品的“非标性”,品类繁多、商品个体差异大、长尾多;二是参与者的“非专业性”,多数是普通用户,普遍存在“不会写文案、不懂定价、没时间沟通”等现实困难。两者叠加,就带来了供需匹配效率低、交易难度高这些行业痛点,如何破解成为闲鱼AI探索的核心方向。
闲鱼基于通义千问大模型,结合海量的交易数据,训练出了闲置行业的大模型,并打造专属于闲置交易场景的智能技术基座。
基于这个底座,闲鱼正在分阶段推进AI在关键场景的深度应用。过去一年聚焦“卖”环节:“AI发布”功能允许用户上传一张图片,即可自动生成商品文案,并基于行情智能给出定价建议,目前AI发布的采纳率已高达87%;“AI托管”则能在用户离线时自动回复、动态议价。
这次在互联网大会上全新亮相的“AI智搜”和“AI行情”应用,则将赋能重心延伸至买家侧。至此,闲鱼已构建一整套适配闲置交易场景的AI智能体,从售前、售中、售后深入平台交易全链路。
丁健描绘了这样的场景:滑雪季来临,新手只需向AI智搜咨询“初级雪板推荐”,系统便会结合实时行情提供选购建议和商品列表,彻底改变了过去“点击百次、沟通多家”的购物体验。
而AI行情依托平台真实交易数据与算法,为用户提供商品的价格参考与市场供需动态。不管是当下热门单品,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刚需,甚至一支钓鱼竿,用户都能在AI行情里找到精准趋势,可以看到近7日成交均价、24小时搜索热度、价格波动曲线,以及保值率预测等。AI甚至还能结合市场数据与价格趋势分析,给予用户相关商品看涨/看跌的解读。

互联网大会期间,闲鱼在乌镇搭建的“AI赋能城市循环生态”体验空间。
技术的革新,也正在放大闲置交易的绿色价值。过去一年,闲鱼用户通过闲置交易和回收,累计减碳1180万吨,相当于杭州一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的碳排放量。丁健说,希望在不远的未来,每个人都能零门槛、零负担地参与到闲置流通中,成为循环经济的贡献者,“这正是AI赋予可持续发展的普惠与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