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有人说,比房贷更可怕的是物业费,房贷如果是30年的话,还完就没有压力了,而物业费

有人说,比房贷更可怕的是物业费,房贷如果是30年的话,还完就没有压力了,而物业费则不一样,自从交房后住进去,每个月都算,即使不住同样也要缴纳,除非这套房子不是你的了才不需要缴纳。 北京华冠丽景小区王阿姨,房子套内80平米、公摊25平米,按105平米建筑面积收物业费,每月近300元。她8年没交物业费,理由很直接:物业只管屋外绿化、电梯,屋内水管漏、墙皮裂一概不管,该按25平米公摊收费,而非全额买单。 这话引发小区业主共鸣,业主群瞬间热闹起来。有业主套内120平米、公摊30平米,每月物业费400多元,吐槽物业只扫地倒垃圾,自家空调外机坏了想找物业帮忙联系师傅都被拒,质疑缴费价值。 房子空置也得全额交物业费,让不少业主不满。李大哥有套90平米房子(公摊20平米),因工作调动空置一年,物业费扣了两千多。他找物业理论,认为没添麻烦该打折,却遭到拒绝。 现实中,物业费收费标准不透明是常见问题。不少业主不清楚费用具体用途,只知道每月固定扣款,公摊面积占比高的业主,这种疑惑更强烈,觉得为没享受到的服务付费不公平。 物业有自己的说法,称物业费用于公共区域维护、人员工资等,不管业主是否居住,公共服务都在持续,全额收费符合规定。但业主认为,服务没覆盖套内区域,按建筑面积全额收费不合理。 核心矛盾还是服务与收费不对等。业主缴费是想获得对应服务,若物业只做基础工作,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自然会有抵触情绪。公摊面积的费用承担,更该有明确合理的说法。 其实,物业费收取可以更灵活。比如区分公摊和套内服务,或对长期空置房适当减免,既保障物业运营,也兼顾业主利益。关键是要公开透明,让业主清楚钱花在了哪里。 现在不少小区都有类似争议,物业费成了邻里和物业间的敏感话题。收费规则、服务边界,都需要更清晰的界定,才能减少矛盾。 大家对此事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聊聊 物业费收费规则 物业费新政 物业费抗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