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美国看得很准,中国若不购买俄罗斯石油,会使俄陷入绝境。可惜,美国不让中国购买俄罗

美国看得很准,中国若不购买俄罗斯石油,会使俄陷入绝境。可惜,美国不让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图谋注定落空。 能源是俄罗斯经济的命脉,石油出口贡献了联邦预算的近三分之一,而中国早就是俄罗斯原油最关键的 “接盘侠”。2024 年中国从俄罗斯买了 1.0847 亿吨原油,占全国进口总量的近五分之一,到 2025 年 9 月,俄罗斯依旧稳稳坐在中国第一大原油供应国的位置上。 美国正是瞅准了这层依赖,才一次次放出狠话,要对跟俄罗斯做能源生意的中企搞次级制裁,想逼着中国切断这条生命线。 为了让图谋得逞,美国还硬拉着盟友一起施压,要求欧洲企业彻底退出俄罗斯能源市场。可最先扛不住的不是中俄,反倒是美国自己的盟友和企业。俄乌冲突以来,欧美企业撤出俄罗斯市场的累计损失已经突破 700 亿美元,单能源行业就亏了 549 亿。 英国石油公司为了退出俄石油股权,一下赔了 255 亿美元,美国埃克森美孚在北极圈的萨哈林 1 号项目更是血本无归,那个每年能赚几十亿美元的重要布局,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控制权旁落。 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盟友撤出留下的市场空白,全被中企稳稳填上了。俄罗斯远东的能源项目以前有欧洲企业参与,他们一撤,中国企业马上补位,现在中国在当地的外资占比已经到了 6%。 这种填补不是临时救场,而是长期布局的结果,就像华电集团参与建设的捷宁斯卡娅电站,如今每年能给当地供应 48% 的电力,还创造了近 200 个本地岗位,一年缴税就有 60 亿卢布,这样跟民生绑定的项目,根本不是外部施压能轻易撼动的。 美国的制裁之所以失效,关键在于中俄早就筑起了防护网。2025 年 10 月,俄罗斯联邦委员会正式批准了中俄投资保护协定,给两国合作上了道安全锁,让中企不用再担心因制裁遇到资金结算、项目审批的麻烦。 更重要的是,双方早就绕开了美元结算这个软肋,2024 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 2448 亿美元,本币结算比例高达 92%,人民币和卢布的直接兑换量比三年前翻了三倍,美国想靠金融制裁卡脖子的招,基本成了无用功。 这种合作本质上是实打实的 “双向需要”。对中国来说,俄罗斯的原油不仅供应稳定,运输距离还比中东、美洲近得多,能省一大笔物流成本,这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刚需。 对俄罗斯而言,欧洲市场因制裁萎缩后,中国市场正好补上缺口,2024 年俄罗斯对华原油出口量,比欧洲最火的时候还多了三成。这种你要安全、我要市场的匹配,根本不是制裁能打断的。 现在连美国国内企业都满肚子抱怨,行业协会直言,政府的制裁政策让美国企业丢了千亿级的俄罗斯市场,等于把订单白给了中国。 德国总理朔尔茨更是直接表态不支持强行搞出来的和平,话里藏着欧洲不愿再为美国霸权买单的不满。毕竟能源制裁推高了欧洲能源价格,工业成本飙升,普通民众的生活也受了影响。 美国想靠霸权切断中俄能源合作的图谋,终究败给了市场规律和民生需求。当合作顺应了双方的实际需要,又有完善的机制保驾护航,外部的施压反而成了深化合作的催化剂,这大概是美国最没算到的结局。 这场博弈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美国能源霸权已被撕开裂口。 从澳大利亚夺走中国订单,到俄罗斯抢占欧洲市场,再到中俄伊构建独立能源网络,美元石油体系的根基正在崩塌。 信源:北京日报客户端——特朗普称让中国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中方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