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李在明斩草除根,这才是真正的狠人,特朗普也不得不自愧不如!当地时间11月7日,韩

李在明斩草除根,这才是真正的狠人,特朗普也不得不自愧不如!当地时间11月7日,韩军实际最高指挥官陈永胜,决心更换联合参谋本部所属的全部将官,以及所有服役满两年以上的上校与中校。也就是说,几乎是一个不留,全都要更换。 ​韩国军方消息人士透露,李在明政府这样做,是想摆脱去年“尹锡悦内乱”的影响。此前,李在明已经将“尹锡悦内乱”期间担任军队指挥层的7名上将全部更换。 说穿了,这哪里是简单的人事调整,分明是李在明政府对韩国军方的一次“大换血”,力度之大在韩国宪政史上都少见。去年尹锡悦搞出的“12·3紧急戒严事件”,至今仍是韩国民众心头的阴影——这位前总统越过国防部和联合参谋本部,私自指示无人机作战司令部向平壤派改装过的传单无人机,故意诱导朝方报复,还以此为借口宣布全国戒严,调动军队闯入国会,上演了韩国时隔45年的戒严闹剧。当时跟着尹锡悦行动的军方高层,自然成了李在明眼里必须清除的“隐患”。 要知道,韩国军队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国防力量,历史上就有过全斗焕通过“双十二政变”清洗军方、夺取政权的先例。尹锡悦的戒严事件,已经让民众看到了军方被政治操控、干预宪政的风险。李在明之所以敢下“斩草除根”的狠手,本质上是在回应这种民意焦虑——既然尹锡悦能利用军中亲信搞政治冒险,那不如干脆把这拨人全换下去,从根源上杜绝军方再次被野心家利用的可能。 但换个角度看,这种“一锅端”的做法,也藏着不小的风险。联合参谋本部是韩军的指挥核心,将官和中高级军官承载着作战指挥、部队训练、情报分析的关键职能,这些人里不乏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才,并非所有人都是尹锡悦的“铁杆亲信”。服役满两年就必须更换的标准,更像是纯粹的“一刀切”,把专业能力抛到了脑后。现在韩军正在推进《国防改革4.0》,忙着组建多域作战部,整合太空战、电子战、网络战力量,还在跟美军对标作战体系,这节骨眼上把指挥层全换了,新班子还得花时间磨合、熟悉业务,很可能打乱国防改革的节奏。 更值得琢磨的是,李在明的“狠”,到底是为了国家稳定,还是党派斗争的延续?尹锡悦和李在明分属保守派和进步派,两人的政治斗争从总统选举一直打到国会,尹锡悦的支持率曾跌到19%的低谷,最终因戒严事件被弹劾罢免。现在李在明清洗军中的“尹系人马”,难免让人质疑这是在趁机扩大进步派的势力范围。军方本该保持中立,可这么一折腾,会不会让军队变成党派斗争的“战利品”?以后不管哪个党派上台,都来这么一次“大换血”,韩国军方的稳定性和专业性只会越来越差。 有人觉得李在明这招“快准狠”,比特朗普的风格还强硬,但两者的本质完全不同。特朗普的人事调整多是为了推行政策,而李在明面对的是“军方干政”的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风险。只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未必只有“全部更换”这一条路。如果只看是否属于“尹系”来定去留,而不考虑军人的专业素养和忠诚度,新换上来的人未必就比老班子更靠谱,反而可能因为缺乏经验给国防安全埋下新的漏洞。 韩国民众对这次换将的态度也很分裂。一部分人觉得“早就该换”,毕竟尹锡悦的戒严事件太伤民心,只有彻底清洗才能重建对军方的信任;另一部分人则担心“矫枉过正”,害怕这种大规模人事变动会让韩军战斗力下降,尤其是在朝鲜半岛局势复杂的当下,军队指挥层不稳定可不是小事。还有人吐槽,李在明与其花精力搞军方清洗,不如多关注民生和经济,毕竟党派斗争已经内耗了韩国太多资源。 说到底,军队的核心使命是保家卫国,而不是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李在明想要摆脱尹锡悦内乱的影响,维护宪政稳定,这个初衷可以理解,但“斩草除根”式的清洗未必是最佳选择。真正能让军队保持中立、不被政治操控的,不是一次性的人事大换血,而是完善的制度约束和明确的权责划分。如果不能建立起让军方远离党派斗争的机制,就算换了这一茬将领,未来还可能出现新的问题。 现在韩军的新指挥层已经在陆续到位,接下来能不能平稳过渡、能不能跟上国防改革的步伐、能不能在复杂的半岛局势中稳住阵脚,都是对李在明政府的考验。这场“狠人式”换将,到底是力挽狂澜的妙招,还是留下隐患的险棋,恐怕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