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为什么说福建舰不会再有第二艘了?福建舰的交付时间一拖再拖,不是技术不行,是中国海

为什么说福建舰不会再有第二艘了?福建舰的交付时间一拖再拖,不是技术不行,是中国海军在憋下一代航母的大招! 福建舰不会再有第二艘,根本不是技术卡壳,反而是中国海军算得太明白,这船就是块含金量十足的“试验田”,任务完成了自然要给更狠的角色让路。 2025年11月5日三亚军港的授旗仪式上,舷号18的福建舰一入列,三航母时代的锣鼓是敲得挺响,但懂行的都知道,这更像是给下一代航母开道的信号——毕竟从辽宁舰改装、山东舰自主滑跃到福建舰常规电磁弹射,中国航母就没走过后退路,每一艘都是踩在前者肩膀上的跃升,哪可能在同一个技术台阶上打转。 先说说福建舰这“试验田”的身份有多实。它是全球独一份的常规动力电磁弹射航母,这本身就带着点“技术闯关”的意思。电磁弹射可不是小电器,每次弹射峰值功率能超100兆瓦,相当于瞬间点亮一万户家庭,常规动力要支撑这吞电巨兽,全靠马伟明团队的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撑着场子。 这套系统是牛,能智能调度电力,把能量精准喂给弹射器,但常规动力的根子改不了——要烧油。福建舰24小时能跑1330公里,看着和美国福特级差不多,可福特级核动力不用加油,福建舰出海就得带着补给舰,真到远洋部署,加油的功夫可能就错过战机。海军心里门儿清,电磁弹射这招既然练会了,就得配个更给力的“心脏”,总不能让千里马套个家用车的发动机吧。 再说那甲板设计,美国退役军官还曾阴阳怪气说福建舰降落区和弹射器位置冲突,没法“边降边弹”。这话虽有点挑刺,但确实戳中了常规动力的妥协——8万余吨的舰体空间就这么大,3条电磁弹射器已经是挤着布置了,斜角甲板角度只能设6度,比美国航母的9度更保守。 这些妥协在福建舰上是无奈,但到了下一代航母那儿就不是问题。卫星图早拍到大连船厂的004型模块,光水线宽度就超41米,比福建舰宽出一截,能从容摆下4条电磁弹射器,最左侧的四号弹射器还特意往里挪了挪,连歼-15T这种宽翼展战机都能同时排队待命,甲板作业效率直接上了个台阶。这种代差摆在眼前,再造一艘“妥协版”的福建舰,纯属跟自己过不去。 更关键的是,核动力的“大招”早就藏不住了。2024年底大连船厂就冒出了疑似核动力航母的龙骨,外国卫星盯着瞅了大半年,发现配套的专用码头都建起来了,那辐射屏蔽墙和美国诺福克基地的核动力舰维护区一模一样,根本藏不住。 陆地上的试验更扎实,四川乐山的“龙威项目”陆基原型堆功率都到500MW了,足够驱动12万吨级的巨舰,而且还是第四代熔盐堆技术,60年不用换燃料,热效率能到45%,比福特级的第三代反应堆高出一大截。福特级每25年就得开膛破肚换燃料,中国直接一步到位,这差距可不是造艘福建舰能追上的。 从战斗力算笔账,福建舰能载60架各型舰载机,24小时极限出动200架次,已经很能打了,但004型直接拉到80架,主力战斗机从36架增到50架,还能塞下六代机和一群无人僚机,单日出动架次冲到270架次。 这意味着一艘004的打击效率能顶得上1.2艘福特级,比福建舰更是强出一截。更妙的是核动力省下来的空间,不用装巨大的燃油舱,能多带弹药和航空煤油,持续作战能力翻着跟头涨。海军又不傻,有造第二艘福建舰的钱和时间,不如直接把004、005搞出来,形成核动力梯队,这才是远洋海军的底气。 福建舰的“延迟交付”也藏着门道,从2024年5月首次海试到2025年入列,九轮海试测的可不只是动力系统,光是电磁弹射就来了几千次无故障测试,比福特级早期几百次就趴窝的表现稳多了。 这些测试数据可不是废纸,直接喂给下一代航母的设计团队,哪里要改、哪里要优化,门儿清。等于福建舰替004趟平了所有坑,等004下水,就能少走三年五载的弯路。这种“先试后造”的路子,比盲目复刻靠谱多了。 回头看中国航母的发展节奏,辽宁舰练手、山东舰蹚路、福建舰闯关,每一步都踩得精准。山东舰之后没再造滑跃航母,直接上了弹射;现在福建舰验证完电磁技术,自然要奔核动力去。就像手机刚用上5G,没人会再回头买4G旗舰机,海军的眼光早就放在了10万吨级核动力航母上。 福建舰这船,注定是个里程碑式的“过渡者”,它的使命是把中国航母从常规动力拉进电磁时代,现在任务完成,就该给更猛的后辈腾地方了。毕竟,深蓝大海里的较量,拼的从来不是数量,而是谁能先迈出下一个技术代差。

评论列表

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 2
2025-11-10 02:42
中国军人真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