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印度总统正式宣布 11月8日,印度禁止使用东方大国卫星服务!拒绝多家东方大国企业许可申请,所有外方卫星必须向印度国家太空促进和授权中心申请许可。 印度这次出手一点没留情面,中国卫星、亚太卫星还有香港的亚洲卫星,全被挡在门外。人家亚洲卫星辛辛苦苦服务了印度广播公司三十多年,现在只准两颗卫星临时跑到明年三月,其他申请直接扔进废纸堆。这哪是普通调整,分明是精心策划的“脱钩”大戏。 欧美企业倒是眉开眼笑。国际通信卫星公司、星链和一网这些西方运营商,轻轻松松拿到印度市场的通行证。一边对中国企业严防死守,一边对欧美公司敞开怀抱,这“选择性脱钩”玩得明明白白。 印度本土广播公司可被折腾惨了。Zee和JioStar手忙脚乱地把服务迁到印度国产GSAT卫星或西方平台。Zee公司发言人苦笑说,他们九月份就开始这场紧急大迁移了。换卫星可不是换个手机壳那么简单,设备要更新,系统要调试,信号还可能中断,这笔冤枉钱最后都得印度企业自己扛。 说起来真是讽刺。中国卫星服务印度市场三十三年,每次信号传输都经过印度内政部正式批准,从没出过差错。现在印度监管机构嘴上承认中方的贡献,可问起拒绝理由,只会装聋作哑。 还记得1999年卡吉尔冲突吗?美国随手切断GPS服务,给印度留下深深的心理阴影。如今印度学着别人的样子,用“安全风险”当借口,把合作多年的伙伴推出门外。 印度太空产业的梦想很宏大,说要到2033年把太空经济做到440亿美元,全球份额从2%冲到8%。可梦想需要实实在在的技术支撑啊。强行把市场圈起来,就像在温室里种树,看着长得快,却经不起风雨。 清华大学钱峰研究员点破了这层窗户纸:这就是印度在中美地缘竞争背景下“去风险”战略的一部分。用行政手段清理市场,给本土企业创造温室环境。 全球太空产业都在互相合作、取长补短,印度偏偏要走回头路。等到某天发现技术落后了,市场丢失了,再想回头找合作伙伴,恐怕为时已晚。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