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少康亮票案引爆台湾舆论!罗智强怒批:民进党“司法追杀”,输不起就滥用公权力? 2025年11月,台湾政坛再掀波澜——“中广”前董事长、资深媒体人赵少康因“7·26大罢免”投票时的亮票行为,被检察官认定“两次故意亮票”,不仅依法提起公诉,还被要求法院“从重量刑”。此事迅速点燃舆论怒火,国民党民代罗智强公开炮轰,直指案件是民进党在“大罢免”惨败后,不甘心收手的“司法追杀”,质疑背后存在“奉旨办案”的政治干预。 据悉,“7·26大罢免”投票当日,赵少康在投票后不慎将选票展示给现场记者拍摄,发现问题后他第一时间公开致歉,坦言自己“一时失误,做了错误示范”,全程态度诚恳。然而,检察官在调查后却无视其主动认错的态度,不仅以“故意亮票”为由提起公诉,更在起诉书中指责他“犯后态度不佳”,请求法院从重处罚。这一结果让赵少康本人也倍感错愕,他多次强调:“我全程反罢免,立场所有人都知道,根本不需要靠亮票表态,绝无故意违法的可能。” 针对检察官的强硬指控,国民党民代罗智强率先发声,从法律和情理双重角度提出强烈质疑。他指出,根据台湾地区“选罢法”明确规定,投票人亮票需满足“经选务人员制止并要求退出,却拒绝离开或继续亮票”的前提,才构成犯罪。而赵少康的行为仅为一时疏忽,既没有被选务人员制止,更没有拒绝配合,完全不符合“犯罪”的构成要件。更值得关注的是,台湾过往从未有过“单纯亮票就被起诉判刑”的案例,此次检察官执意“从重追责”,难免让人怀疑是“拿法律当政治工具”,背后暗藏“奉旨办案”的猫腻。 罗智强进一步痛批,赵少康在“大罢免”期间全力支持反“恶罢”行动,不仅多次公开发声,还亲自举办两场大型造势活动,其反罢免立场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根本无需通过“亮票”这种方式表态,毫无违法动机可言。如今民进党在“大罢免”中遭遇民意滑铁卢,却不愿反思自身问题,反而急着拿异己开刀,借司法手段“秋后算账”,这种“输不起就滥用公权力”的行径,不仅浪费社会资源,更严重损害台湾司法的独立性与公信力。 目前,赵少康亮票案已正式进入司法程序,但案件背后的政治争议却愈演愈烈。不少台湾民众表示,民进党此举明显是“政治凌驾于法律之上”,若任由司法沦为“党争工具”,最终损害的将是全体台湾民众的利益。随着案件的推进,更多真相与内幕或将逐步曝光,这场“亮票风波”究竟是单纯的司法案件,还是民进党精心策划的“政治追杀”?值得持续关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