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那天晚上我正窝在沙发里边刷手机边吃泡面,屏幕突然弹出一条本地新闻推送某律师事务所

那天晚上我正窝在沙发里边刷手机边吃泡面,屏幕突然弹出一条本地新闻推送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被妻子曝光婚外情,相关视频已在社交媒体上传播。泡面汤的热气糊在眼镜片上,我手忙脚乱擦了半天,这才看清视频里妻子举着手机对着丈夫质问的场面。 这事在朋友圈里炸开锅了。有人说女方太冲动,有人骂男方活该,但更多人在讨论夫妻闹到这一步该怎么收场。去年我们小区也有对夫妻因为类似事情闹离婚,最后孩子判给女方,男方每个月付抚养费。不过那会儿视频没传这么广,至少没上同城热搜。 从法律角度看,婚外情确实可能影响离婚判决。2025年新修订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编里明确规定,无过错方在分割财产时能多分。但具体多分多少,还得看证据充不充分。有些地方法院现在还会把子女意愿纳入考量,特别是满八周岁的孩子可以自己选择跟谁过。 视频里那位丈夫是律师,这行当最讲究信誉。现在这么一闹,他的职业前途可能受影响。听说有些律所内部规定,员工若因个人品行问题引发负面舆论,可能会暂停执业资格。不过这都是听在律所工作的朋友说的,具体条款每家都不一样。 夫妻吵架把孩子卷进来最让人揪心。我侄女班上有个同学,父母去年离婚前天天在家吵架,那孩子成绩从班里前十掉到倒数十名。后来学校心理老师介入半年多,最近才慢慢好转。但视频里这家人的孩子以后在学校会不会被指指点点,真不好说。 要是夫妻俩当初能关起门来商量该多好。隔壁单元王阿姨上个月调解过一对闹矛盾的夫妻,两人在社区调解室谈了三次,最后丈夫写下保证书,妻子也同意给次机会。现在偶尔在超市遇见他们一起买菜,看着还挺和睦。 不过话说回来,清官难断家务事。每对夫妻相处模式不同,外人很难判断谁对谁错。就像我经常记混电视剧里的人物关系,看别人家的事也常理不清头绪。但把家事放到社交媒体上确实要三思,去年有统计显示超过六成的网络纠纷都起源于私人恩怨公开化。 现在很多年轻人结婚前会做财产公证,也有人签婚前协议约定若一方出轨就净身出户。但这些条款在法律上能有多大效力,各地法院认定标准不太一样。最好还是咨询专业律师,别光看网上说的。 视频里妻子正在气头上,可能没想过后果。人在愤怒时做的决定八成会后悔,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心理学研究说情绪爆发时大脑前额叶功能会暂时减弱,判断力自然下降。等冷静下来再看,处理方式可能就不同了。 当然丈夫婚外情肯定不对。但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种,现在这样两败俱伤,最苦的还是孩子。我同事的女儿前两天还问爸爸为什么同学的父母离婚要在网上吵架,把他问得哑口无言。 感情这事真说不准。当初爱得死去活来的两个人,怎么就走到了这一步?泡面都快凉了,我盯着屏幕上还在转发的视频,突然想起阳台衣服还没收。 你们说,要是换作自己遇到这种事,会怎么处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