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鑫元周观点 | 中美经贸关系阶段性缓和,出口增速回落内需仍待修复

-核心观点-

宏观方面,海关口径显示,美元计价的中国出口金额当月同比-1.1%,较前值(+8.3%)下行9.4个百分点,低于Wind一致预期的3.2%;中国进口金额当月同比+1.0%,较前值(+7.4%)下行6.4个百分点,低于Wind一致预期的4.1%。结构上,机电与部分耐用品走弱、劳动密集型承压,而整车与成品油相对亮眼;进口端资源品(铜矿、铁矿)偏强,能源与可选消费偏弱,印证外需韧性与内需仍待修复并存(高基数与前期抢出口亦扰动10月节奏)。同时,围绕中美经贸的阶段性共识落地——暂停部分稀土/石墨等出口管制一年、恢复美方部分农产品与原木进口资质,有助缓释产业链不确定性与外需波动。海南自贸港建设强调“制度型开放”与封关运行在即,政策层面更注重节奏与风险可控。海外方面:美国政府停摆导致数据真空延续,联储官员口径更趋谨慎,资金面与资产负债表工具再被讨论。美国最高法院就关税权归属的口头辩论释放不确定性,关税合法性仍待验证。

权益市场方面,美国政府停摆的影响还在持续,但暂未直接拖累经济。美元指数反弹的原因:a.9月美联储降息后,鲍威尔明确降息不能线性外推。海外分母宽松交易趋于结束,进入中性区间。b.定价降息后美国经济的改善程度会好于欧洲和日本;c.本轮美元指数的反弹位置大致在102附近,即4月美国大美丽法案推出时美元的大阴线位置。美元指数反弹结束之后,市场的短期波动会有所降低。海外基本面等待英伟达的业绩指引能否给AI叙事带来新的刺激。国内10月出口数据的走弱,受到中美新一轮贸易争端的影响,有一定的特殊性。CPI和PPI数据改善,总量经济层面无新的大规模刺激预期。

下周权益策略建议:1、仓位:维持中性仓位。1)上周提到“新一轮贸易争端暂告一段落,其形成的风偏修复也趋于结束,分子和分母都趋于中性状态”。下周维持中性状态的判断,内部结构的波动性不变。2)市场风偏维持中性。AI作为景气最好的分子方向,估值继续上行的压力重重,需要短期景气数据和长期景气叙事逻辑的再度共振。2、配置策略:哑铃策略。3、以海外缺电逻辑下的储能、电力设备和铝作为主要高波动区域,呈现出短期加速的形态。短期可配置金融、工业金属、电力、煤炭等大市值红利类品种,获取一定的相对收益。黄金维持4000美元中枢的震荡。

固收市场方面,本周债市围绕央行买债情况、基金费率新规以及海外风险偏好交易。周初央行公布10月国债买入金额低于市场预期,市场一次性定价后回归震荡态势,基金新规仍悬而未决,盘中关于定稿消息已层出不绝,消息面真空下,债市一度交易利空。增量信息集中释放后,债市交易又一度回归风险偏好,周中海外避险情绪升温一度引发债市走强,但国内权益市场韧性超出预期,A股走强对债市日内短线交易情绪有所打压。本周明显的利多或利空因素并不多,收益率在央行给定区间下呈现区间震荡行情。全周来看,30y、10y、1y国债收益率分别变化2bp、1bp、2bp收于2.16%、1.81%、1.40%。期限利差方面,30y-10y、10y-1y期限利差分别变化-1bp、0bp收于34bp、41bp。下周整体呈现多空交织的局面,利多的因素来自10月份金融数据,随着9月份信贷冲量见顶回落,10月份金融数据预计呈现偏弱的态势,这是弱现实格局下债市的坚实基础,利空的因素依旧来自基金新规的扰动,但市场已基本计价相关影响后预计冲击有限。当前债市缺乏决定性的主线逻辑,下周美国政府何时开门或存在博弈机会,持续关门的状态压制国内权益市场的上行空间,若开门后收益率单日大幅上行,可考虑择机配置。总体而言,债市上有顶,下有底状态或将延续。

-宏观动态-

国内宏观

中方公布落实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共识具体举措。其中包括:停止实施3月4日公布的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继续暂停24%对等关税一年,保留10%加征税率;对15家美国实体停止出口管制措施,对另外16家实体继续暂停一年;对11家美国企业停止实施不可靠实体清单措施,对另外11家企业继续暂停一年;停止实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的反规避措施。

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决定自即日起至2026年11月10日,暂停实施多项出口管制措施,涉及超硬材料、部分稀土设备和原辅料、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部分中重稀土、境外相关稀土物项、稀土相关技术等。另外,自11月10日起,恢复美国3家企业大豆输华资质,恢复进口美国原木。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会见美国农产品贸易代表团。双方就中美经贸关系、农产品贸易等进行了交流。李成钢指出,今年以来中美农产品贸易出现了一些波动,根源在于美方的单边关税措施。希望美方与中方一道,着眼大局,为农业等领域务实合作营造有利氛围。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安世半导体问题答记者问:中方注意到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于11月6日发表的声明,但截至目前尚未见到荷方在停止侵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和恢复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稳定方面的实际行动。中方希望,荷方表态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应尽快实质性提出建设性方案并采取实际行动,从源头上迅速且有效恢复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稳定,以及停止用行政手段介入并干涉企业内部事务,推动安世半导体问题早日解决。中方同意荷经济部派员来华磋商的请求。

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授旗仪式5日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举行。国家领导人出席入列授旗仪式并登舰视察。福建舰是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由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其电磁弹射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10月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7万亿元,增长0.1%,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其中,出口2.17万亿元,下降0.8%;进口1.53万亿元,增长1.4%,已连续5个月增长。前10个月,美国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贸易总值同比下降15.9%,占我国外贸总值的9%。10月份中国出口稀土4343.5吨,环比增长9%,在连续三个月下降后首次出现月度回升。大豆进口量达到948.2万吨,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听取海南自贸港建设工作汇报时强调,要全面实现海南自贸港建设目标。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进一步提高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深入推进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更好促进生产要素跨境流动。要科学有序安排开放节奏和进度,加强风险识别和防范,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国务院公布2026年部分节假日安排:其中,元旦节1月1日至3日放假调休,共3天;春节2月15日至23日放假调休,共9天;劳动节5月1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5天;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

财政部新设立债务管理司,主要职责包括拟订并执行政府国内债务管理制度和政策;编制国债和地方政府债余额限额计划;加强政府债务监测监管,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等。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指出,将不新增隐性债务作为“铁的纪律”,推动建立统一的地方政府债务长效监管制度,对违规举债、虚假化债等行为严肃追责问责,防止前清后欠。

海外宏观

美国政府停摆进入第六周,劳工部连续第二个月无法发布非农就业报告,经济数据真空正使美联储12月降息决策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白宫上月警告称,10月CPI也可能史无前例地无法发布。随着停摆时间延长,经济学家担心10月份的部分数据可能永远不会发布。

美联储副主席杰斐逊表示,鉴于利率已降至更接近中性的水平,美联储在未来政策行动中应更加谨慎。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表示,美联储可能很快需要通过购债来扩大资产负债表规模,以满足流动性需求,但此举不代表货币政策立场的改变。圣路易斯联储主席穆萨勒姆预计,当前仍有50至75个基点的政策调整空间。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与礼来和诺和诺德达成协议,GLP-1减肥药价格将降至每月245美元,并自2026年起首次纳入Medicare报销。礼来公司将在美国投资270亿美元,诺和诺德将投资100亿美元;礼来、诺和诺德将在美国新建工厂。此外,特朗普表示,在最高法院审理关税案期间不会宣布新的关税措施。

美国最高法院周三就特朗普大规模征收对等关税的合法性展开口头辩论。除了最高法院的自由派大法官之外,多名保守派大法官亦对特朗普关税的合法性表示质疑。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罗伯茨(JohnRoberts)表示,特朗普关税是对美国人征税,这始终属于国会的核心权力。最高法院保守派大法官占多数,比例为6:3。

英国央行维持利率在4%不变,为去年8月开启降息周期以来首次暂停连续降息步伐。此次利率决议凸显该行内部分歧加剧,有多达四名委员主张降息25个基点。英国央行还修改了政策指引,表示利率“可能继续沿着渐进的下行路径”,删除了“谨慎”一词,令12月降息预期升温。

美国10月ADP就业人数增加4.2万人,大幅超过预期的3万人,上月数据修正后为减少2.9万人。整体劳动力需求仍在放缓,薪资增长持续停滞,这为美联储12月是否继续降息增添不确定性。

日本央行12月加息预期承压: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表示,日本尚未实现伴随工资增长的可持续通胀,希望日本央行能实施适当的货币政策,以实现可持续且稳定的2%的通胀目标。

-权益市场-

权益市场走势

本周A股宽基指数多数上涨。截至11月7日,上证指数上涨1.08%、上证50上涨0.89%、沪深300上涨0.82%,涨幅居前。从行业板块看,本周电力设备、煤炭、石油石化领涨,美容护理、计算机、医药生物领跌。

图1:本周A股宽基指数涨跌幅

权益市场估值

本周各宽基指数和各行业估值分化。当前各宽基指数多数估值水平超过50%。从行业板块看,本周商贸零售、农林牧渔、煤炭估值上行最多,钢铁、国防军工、综合下行最多。当前房地产、商贸零售、计算机、电子、汽车板块估值处于历史较高水平;非银金融、农林牧渔、食品饮料、有色金属、家用电器板块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表1:本周A股市场宽基指数PE(TTM)

表2:本周A股市场申万一级行业PE(TTM)

权益市场情绪

本周量化模型的信号为“中性偏多”。从全A换手率的角度看,本周市场震荡上行。从行业拥挤度的角度,电子,有色金属,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的拥挤度较高。

从股债性价比大周期的角度,目前权益相对固收的风险溢价为5.17%,处于历史46.04%的分位数,所以从此时点看,长期持有仍是好选择。

图2:全市场成交金额

Wind)

图3:行业拥挤度分位数

Wind)

图4:股债性价比:沪深300与10年期国债

Wind)

权益市场资金

11月6日,两融资金占比为11.26%,10月31日为10.82%,反映出杠杆资金加仓意愿略有提升。截至11月7日,本周融资净买入的前三行业为电力设备、医药生物、基础化工。

图5:本周两融资金行业流向(亿元)

Wind、鑫元基金)

海外权益市场

本周海外股市集体上涨。美国股市方面,道指上涨1.23%,标普500上涨1.66%,纳指上涨3.13%;欧洲股市方面,英国富时100上涨0.36%,德国上涨1.65%,法国上涨2.15%;亚太股市方面,日经指数上涨4.25%,恒生指数下跌1.28%。

图6:上周海外主要指数涨跌

Wind、鑫元基金)

-资金市场-

公开市场操作

公开市场操作:本周央行进行4958亿元逆回购操作和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因有20680亿元逆回购和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到期,整体上实现净回笼15722亿元。

图7:上周公开市场操作情况

政府债券

政府债发行:本周国债计划发行600亿元,地方政府债计划发行2851亿元,整体净缴款3692亿元。

表3:11月10日-11月14日政府债发行缴款

单位:亿元

同业存单

同业存单发行:下周(11月10-14日)存单到期7265亿元,较前一周的3641亿元接近翻倍。

图8:同业存单到期与发行

Wind、鑫元基金)

回购市场

回购市场:本周为月初首周,虽然面临大额回笼,但资金面整体宽松,资金利率低位运行。周一到周四,资金价格波动不大,R001维持在1.36%附近,R007维持在1.46%附近,整体微幅波动。周五虽然央行已提前等量续作买断式逆回购,但大额到期产生资金缺口,当日资金出现收敛,价格小幅上行。截至周五,R001收于1.39%,较前一周下行1.53BP,R007收于1.47%,较前一周下行2.46BP。

票据利率

票据利率:本周月初时点,票据利率经历了上月末的超跌后,迎来的修复性反弹,但至周五随着大行报价下降,卖盘出票意愿降低,票价小幅下行。

-债券市场-

图9:上周利率债各期限收益率涨跌幅(BP)

Wind、中债估值、鑫元基金)

表4:中债国债期限利差(2025年)

表5:中债中短期票据信用利差(2025年11月9日)

本周利率债各期限收益率集体下行。其中,中债国债1年期收益率下跌2.19BP至1.4045,3年期下跌3.03BP至1.4449,5年期下跌2.11BP至1.5873,10年期下跌1.88BP至1.8142。

长期限高等级票据信用利差普遍走阔。中债1年期AAA级中短期票据信用利差走阔1.30BP,中债2年期AAA级中短期票据信用利差收窄-0.02BP;中债3年期AAA级中短期票据信用利差走阔3.63BP。

图10:本周美债各期限收益率涨跌幅(BP)

Wind,鑫元基金)

本周美债各期限收益率集体上行。1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7BP,3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3BP,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不变。

图11:10年期和2年期美债收益率走势

Wind、鑫元基金)

-外汇市场-

本周美元指数上行,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升值。本周美元指数上涨0.18%,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有所升值,中间价下跌0.06%,即期汇率升值0.13%,离岸人民币汇率升值0.04%。

表6:上周美元及人民币汇率升贬值

注:外汇汇率数据为前周和上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涨跌幅反映当周变动幅度

-市场展望及投资策略-

宏观展望

宏观方面,海关口径显示,美元计价的中国出口金额当月同比-1.1%,较前值(+8.3%)下行9.4个百分点,低于wind一致预期的3.2%;中国进口金额当月同比+1.0%,较前值(+7.4%)下行6.4个百分点,低于wind一致预期的4.1%。结构上,机电与部分耐用品走弱、劳动密集型承压,而整车与成品油相对亮眼;进口端资源品(铜矿、铁矿)偏强,能源与可选消费偏弱,印证外需韧性与内需仍待修复并存(高基数与前期抢出口亦扰动10月节奏)。同时,围绕中美经贸的阶段性共识落地——暂停部分稀土/石墨等出口管制一年、恢复美方部分农产品与原木进口资质,有助缓释产业链不确定性与外需波动。海南自贸港建设强调“制度型开放”与封关运行在即,政策层面更注重节奏与风险可控。海外方面:美国政府停摆导致数据真空延续,联储官员口径更趋谨慎,资金面与资产负债表工具再被讨论。美国最高法院就关税权归属的口头辩论释放不确定性,关税合法性仍待验证。

权益市场展望和策略

美国政府停摆的影响还在持续,但暂未直接拖累经济。美元指数反弹的原因:a.9月美联储降息后,鲍威尔明确降息不能线性外推。海外分母宽松交易趋于结束,进入中性区间。b.定价降息后美国经济的改善程度会好于欧洲和日本;c.本轮美元指数的反弹位置大致在102附近,即4月美国大美丽法案推出时美元的大阴线位置。美元指数反弹结束之后,市场的短期波动会有所降低。海外基本面等待英伟达的业绩指引能否给AI叙事带来新的刺激。国内10月出口数据的走弱,受到中美新一轮贸易争端的影响,有一定的特殊性。CPI和PPI数据改善,总量经济层面无新的大规模刺激预期。

本周权益策略建议:1、仓位:维持中性仓位。1)上周提到“新一轮贸易争端暂告一段落,其形成的风偏修复也趋于结束,分子和分母都趋于中性状态”。本周维持中性状态的判断,内部结构的波动性不变。2)市场风偏维持中性。AI作为景气最好的分子方向,估值继续上行的压力重重,需要短期景气数据和长期景气叙事逻辑的再度共振。2、配置策略:哑铃策略。3、以海外缺电逻辑下的储能、电力设备和铝作为主要高波动区域,呈现出短期加速的形态。短期可配置金融、工业金属、电力、煤炭等大市值红利类品种,力争获取一定的相对收益。黄金维持4000美元中枢的震荡。

债券市场展望和策略

居民资产配置再平衡是当前国内股债主线,只要股市不言顶,赚钱效应就会不断驱动居民财富从债市流向股市,债市整体还是承压。随着中美阶段性的关系缓和以及美联储预防性降息的落地,宽松交易的大方向并没有发生变化。但当前股市上涨并非业绩驱动,而是宏观叙事配合流动性宽松下的估值驱动行情,换句话而言,估值驱动的行情是有上边际的。但我们认为短期拉估值的行情并没有结束,一方面十五五规划落地后政策及产业叙事仍在,市场情绪易受消息面驱动上行;另一方面随着过去3年发行的大量大额存单到期,国内资产强者恒强的特征非常明显,股市依然握有资金面的优势。

展望来看,弱现实叠加央行对债市偏呵护的态度驱动市场博弈宽货币,短期债市偏顺风。但考虑到10月底中美磋商已达成共识,预计风险偏好的变化仍将带动股债相应变化、放大债市波动,下周美国政府能否结束停摆预计会对风险偏好带来一定冲击,建议考虑择机配置;此外,公募费用新规即将落地,可能扰动市场情绪,但市场当前已基本计价的情况下预计实质性大幅赎回的概率较低,如果单日有显著脉冲可以积极介入。整体来看债市整体偏震荡顺风,但不排除短期有波动放大可能,关注央行介入带来的债市上有顶下有底的状态。

策略方面,目前短端赔率有限,但长端基于当前债市上边际已相对明确,配置盘已具备一定的赔率,随着宏观驱动已基本落地,11月份弱现实的定价权重预计回归,但下方空间的打开仍需等待风险偏好的扭转或政策面的宽松,没有仓位的可考虑配置一定的底仓等待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