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徐州医科大学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打造医学信息终身教育平台MNSS 重塑医工融合培养新范式

转自:光明日报

针对医学信息领域知识更新滞后、实训资源受限、终身教育闭环缺失等难题,徐州医科大学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吴响教授秉持“十年磨一剑”的科研定力与创新韧劲,历经长期攻关,自主研发医学信息终身教育平台(MedicalNetworkandSystemServicesplatform,MNSS)。该平台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驱动力,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关键突破引擎,构建了一个覆盖无边界学习场景、具备智能化服务能力、贯穿职业全生命周期的医学信息教育新生态,为“健康中国”与“数字中国”两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筑牢坚实的人才根基与创新发展基础。

“一核驱动”

重塑教育基座

学院MNSS平台,以自主可控的“大规模医学数据安全计算虚拟仿真引擎”为内核,打造医学信息教育新型基础设施。

平台深度融合“拓扑即服务、高并发资源调度”等五大关键技术,构筑起高性能、高可靠、高安全的智能教育基座,将优质资源以虚拟化、服务化形式精准赋能学习者;学习者凭浏览器即可获取前沿实训资源,推动医学信息教育从依赖物质资源,迈向以数据与算法为核心的新阶段。

“双轮赋能”

打造学习新范式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深度融合背景下,教育平台智能化升级是突破人才培养瓶颈的关键。依托坚实技术基座,学院研发的MNSS平台创新引入生成式AI与大模型技术,实现从“工具赋能”到“智慧内生”的转变。

平台构建多模态感知自适应内容生成系统,依托“感知—决策—生成”类人导师能力,实时捕捉分析学习者表情、姿态等信号,洞察其认知负荷与学习状态,动态重构教学内容。同时,平台依托生成式AI与大语言模型,构建多模态医学信息知识图谱与动态资源生成机制,支撑100余门课程、260余套教程、数千项技能点等动态更新推送,进而实现从静态资源承载者升级为“智慧学伴”。

“三维贯通”

构建“校—医—企”育人共同体

学院MNSS平台打破育人边界、贯通产学研用,构建“校—医—企”育人共同体,汇聚高校理论、医院场景与企业方案,形成动态演进的医学信息知识体系。

在平台中,学习者身份可在校园、医院、企业间无缝流转,将一线难题转化为研究课题与创新实验。同时,“学—研—用”一体化模式弥合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断层,塑造开放协同的终身学习文化。形成区域试点到全国推广、知识传承到应用创新的良性闭环。

“四维支撑”

成果与创新铸平台竞争力

学院MNSS平台的价值与创新成果十分显著。在应用层面,平台服务覆盖全国16省、797家医疗机构(三甲占比50%),从东部沿海延伸至西南边疆,累计超30万人次完成在线课程学习,10万余人次开展科研专题实验。其资源链接与普惠能力获基层医务工作者认可,还得到苏州、徐州等11家省市卫健委的支持与推广。

在创新成果层面,平台构筑起覆盖平台架构、性能优化、通信协议、算法模型的四大专利群,以30余项发明专利、60余篇高水平论文及20余项国家级与省部级项目为支撑,形成可持续创新引擎。相关创新成果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项30余项,被国内主流媒体誉为“突破大学围墙的创新引擎”;同时,对外输出至马来亚大学服务“一带一路”的教育合作,获得印度尼西亚卫生部、国家标准局的推广与支持。依托MNSS平台,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位列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排名第一,“医学软件工程”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为平台晋升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筑牢了根基。

徐州医科大学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MNSS平台的诞生与发展,既是对医学信息教育传统模式的突破性革新,更是新质生产力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与生态的不断完善,MNSS平台将持续输出人才红利与创新动能,为医学信息领域的终身学习与产业升级注入不竭动力。

(王换换冯文静胡殿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