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会开幕式主火炬塔点燃后,实力唱将周深与单依纯联袂演绎本届十五运会开幕式主题歌《天海一心》。在他们身后,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传统非遗项目——黄阁麒麟舞在舞台上昂首奋蹄地进行舞蹈表演。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阁麒麟舞代表性传承人麦晓峰带着他的团队,用8头麒麟、2头醒狮,在这场象征青春与拼搏的体育盛会上,给全国观众送去“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盛世腾飞”的美好祝福。

麦晓峰在开幕式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最期待的就是把应有的动作展示给全国人民看,因为这是黄阁麒麟舞第一次出现在全国人民的眼前。”他携这支来自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的黄阁麒麟舞表演团队,正踏着铿锵鼓点进行最后的排练。从乡间祠堂到全运舞台,这段非遗传承之路,也见证着粤港澳大湾区文明薪火与时代脉搏的同频共振。及至正式演出,青绿鳞甲在光影中闪耀,五彩缨络于律动中飞扬,每一次腾挪跳跃都让人感到期待。
记者从南沙方面了解到,黄阁有近800年历史,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不可移动文物点达60处,包含乌洲山碉堡、大山乸烟墩、东里红楼、大虎山炮台等历史文化遗迹,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誉为“麒麟之乡”,被原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黄阁,逢年过节、神诞醮会、秋色出游,人们都会舞起麒麟迎祥纳福,以此祈求风调雨顺和国泰民安。这成为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厚重的岭南乡土记忆。
麒麟自古以来便是儒家“仁”与“和”的象征。麒麟舞的“套路”,则是围绕麒麟日常玩乐为基础开展的一系列行为,可分为“出洞、绕头、耍尾、探青、踢青、食青、醉青、吐青、打沙、吐玉书、游花园、回洞”等技艺,舞动时充满热烈喜庆气氛和浓厚的广东韵味。其佐以节奏起伏的锣鼓吹打乐伴奏,让麒麟舞形象、生动、活泼的特色毕现。每一记鼓点铿锵,都仿佛呐喊着“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的时代强音。
黄阁麒麟舞曾是祠堂前祭祀祈福的庄严仪式,是节庆时万人空巷的欢腾场景。2006年,黄阁麒麟舞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如今,黄阁麒麟舞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助力,也有越来越多的创新元素注入。广州市南沙区“广州玉雕”非遗传承基地负责人、十五运会开幕式麒麟舞演职人员李鉴光介绍,此次主题曲表演融合诸多科技元素和视觉效果,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当下交相辉映,这既是岭南文化的生生不息,更是大湾区蓬勃发展、继往开来的生动注脚。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驻穗记者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