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陆军副总司令刘湘滨再次“死谏”赖清德:在中国近海岸2000海里之内,美国是没能力跟解放军对抗,帮不了台湾,“倚美谋独”不可能得逞。 前陆军副总司令刘湘滨在节目中再次谈到台湾的现实处境,他说台湾地理条件先天不足,南北不过几百公里,面对对岸的远程火力几乎没有缓冲区。 岛上的军力规模和大陆相比差距太大,即便预算增加,也弥补不了装备和技术上的落后。军中很多人心里明白,买再多先进武器,也无法改变这片土地的限制。 而且,台湾大部分能源依赖进口,粮食自给不足,一旦海峡封锁,电力和生活物资都会被切断。这样的局面,士兵在演练时能感受到民众在现实中担心的问题。 对他们来说,这些并不是遥远的战事,而是真实可能出现的生活危机。刘湘滨的意思很清楚,靠军力硬撑没有出路,长久之计还是要通过政治方式来避免冲突。 刘湘滨曾提到,他在美国学习时看到的情况让他认为,美国不太可能在中国近海和解放军硬碰。导弹的速度和射程已经让近海地区的防线形同虚设,美国的防御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帮不上太多忙。 美国内部政治对海外战事也很犹豫,舆论和民意让政府不愿再深陷冲突。再看菲律宾的例子,美军基地就在黄岩岛附近,却在紧张时刻按兵不动,这让台湾更清楚,真有事时外援未必会冒险。 节目播出后,刘湘滨的说法引起不小的震动。有人认为他说的太直接,但更多人觉得这是一种现实的提醒。两岸的军力落差不是钱能解决的事,地理位置也不是建几道防线就能改变的。 刘湘滨没有夸张,只是一步步把问题摆在台面上。他反复强调,台湾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外力身上,更不能用硬碰的方式去试探红线。 这些话让人想到过去两岸相对平稳的时期,当时通过沟通减少了紧张,也让经济关系拉近了距离。 而如今,局势却更容易陷入对立。刘湘滨的“死谏”就像一面镜子,让人看到政策背后的空洞,也提醒当局不要忽视和平的可能。 岛内的讨论越来越多,人们一边看着防务预算不断上升,一边担心民生问题被忽略。社会情绪的变化,说明民意更希望看到对话,而不是对抗。 其实,刘湘滨依旧在强调理性和平的路径,他认为只有双方都冷静,台海才有可能走向稳定。如今,美国和其他国家都在谨慎观望,台湾再多的武器也难换来安全感。 刘湘滨的分析让人重新思考,面对巨大的现实差距,也许最重要的并不是再多的装备,而是找到能让两岸继续坐下谈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