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者[超话]
001型:辽宁舰(16),常规动力滑跃起飞
002型:山东舰(17),常规动力滑跃起飞
003型:福建舰(18),常规动力电磁弹射
大连造船厂内正在建造的这一艘航母(19),究竟是003改型(常规动力电磁弹射,福建舰姊妹舰),还是004型(核动力电磁弹射),现在有了明显争论,分成了两派。
我倾向于003改型,19还是常规动力电磁弹射航母。基于下面三个理由:
1,南北造船厂互为备份。也就是说,只要每出一款产品,南北两边的造船厂都必须吃透技术,并熟练掌握这一型的建造技术。和平年代就必须这样执行,战争年代,当一个造船厂遭受损坏时,另一个造船厂依然保持建造能力。所以,福建舰是上海江南造船厂建造的,大连造船厂就必须再同样造一艘,或许局部会有改进优化,或者会在福建舰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尺寸,但属于同型号的改型,比如福建舰为003型,大连造船厂正在建造的这一艘就是003改型(或003A)。
2,大连造船厂的这一艘航母造得非常快,已经初现轮廓了,预计最晚2027年下水。而据2025年央视报道,“中国第四代钍基熔盐核反应堆实现钍铀转换,单堆功率达328兆瓦,安全性高且换料周期长达25年,为核动力航母提供了技术基础。”显然,装填一次核料,只能使用25年就必须换料,这个周期刚好赶上霉里贱尼米兹级核动力蒸汽弹射航母的水平,却远低于霉里贱福特级核动力电磁弹射航母核燃料一次换料的使用寿命。霉里贱的福特级核动力电磁弹射航母,装一次料使用周期大约50年,基本上就是航母全寿命周期内只需装料一次即可满足。甭管多长周期,作为核动力电磁弹射航母,核动力肯定得达到霉里贱尼米兹级及福特级这种成熟水平,才能正式上船使用,这需要时间。大连造船厂的这一艘航母显然来不及了,不可能船等技术。再说了,福建舰的成熟技术显然更适合批量复制,有利于加速扩大航母数量及快速更多生成战斗力,尽快满足我国几大海域的斗争形势需求。
3,与此同时,正在上海江南造船厂船坞内紧锣密鼓建造的另一艘航母,极大概率是004型核动力电磁弹射航母了。一方面,刚开始建造,所需要的时间周期长一些,刚好与第四代钍基熔盐核反应堆技术攻克,将换料周期从25年提升至50年所需要的时间周期基本一致。上海江南造船厂技术人才多,水平高,能力成熟稳定,属于攻坚战队,但凡上新型号都由这里开始。福建舰在这里诞生,核动力电磁弹射航母也一定是这里诞生,当仁不让!只有第一艘核动力电磁弹射航母下水后,大连造船厂才会紧接着再造一艘同型号“练手”。
当南北两边都熟练掌握核动力电磁弹射航母的建造技术后,核动力电磁弹射航母的各种海试数据,所有发现的问题都通过改进优化并运行良好稳定后,这款航母就基本定型了。紧接着,南北两边造船厂就正式进入同步批量生产阶段了。
这个节奏,刚好是中国造航母“小步快跑”战略进行时,执行得非常成功。从辽宁舰到山东舰到福建舰,三艘航母就一下子在电磁弹射技术上实现了弯道超车,再来一艘上核动力,彻底实现核动力电磁弹射技术的超越,以最小成本实现最大跨越,最终实现彻底全面超越美国航母技术水平的目标。从001型到003型,最后004型技术定型,批量生产,非常完美。
当然,据官方媒体收集发布的权威渠道消息,似乎有另一种可能性:亦即中国的航母也会采取“核常兼备”技术路线,也就是常规动力电磁弹射航母和核动力电磁弹射航母“两条腿同时走路”,常规动力电磁弹射航母负责战略防御,两艘常规动力电磁弹射航母协同作战,更能出色发挥。而核动力电磁弹射航母则在远洋巡弋,出现世界各大海洋以及各个热点地区,保持战略进攻威慑。我先不考虑这种可能性究竟有没有必要,单纯觉得这样分工明确也挺好,免得像霉里贱那样,航母数量不够,周转不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