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兔子]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许家印的前妻在通过“技术离婚”后,获得了恒大数百亿港

[兔子]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许家印的前妻在通过“技术离婚”后,获得了恒大数百亿港元的分红,然后一次性购买了伦敦泰晤士城的33套豪华公寓,本想着债务由许家印一个人承担,剩下全家人去吃香的喝辣的,结果香港高等法院对其颁布了全球资产冻结令,禁止他们处理名下总价值600亿港元的全球资产,包括在英国购买的33套豪华公寓。 房地产江湖上,总有那么些人以为钻了空子就能全身而退,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许家印的前妻丁玉梅离婚后卷走数百亿分红,砸进伦敦河畔33套豪宅,本想甩掉恒大债务包袱,家族逍遥海外,谁知香港法院一纸令下,全球资产冻结,豪宅变铁笼。这场跨洋较量,到底谁笑到最后? 恒大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靠着大笔融资和土地储备,一路高歌猛进。许家印掌舵下,公司在香港上市,项目遍布全国,住宅商业两头抓,巅峰时市值上万亿港元。可高杠杆扩张玩过头,资金链一紧就露馅。2021年初,企业流动性已捉襟见肘,销售回款慢,借款到期压顶。那年3月,许家印和丁玉梅签离婚协议,把夫妻财产一分为二。丁玉梅拿走多年恒大分红,总额数百亿港元。这些分红是公司借钱给股东发的回报,看似正常,实则加重财务负担。协议一签,资金就从企业债务中剥离,债权人想追也得绕弯子。 9月30日,恒大公告没法付美元债利息,正式违约。境外债主蜂拥起诉,香港交易所停牌,法院启动清盘。企业负债堆到2.4万亿人民币,项目烂尾一大堆,购房者盼交房,工地却冷锅冷灶。清盘人进驻总部,翻账本查流水,发现分红资金本该还债,却流向个人腰包。这不光是企业自家事,还牵扯市场信心。国家调控房地产,坚持房住不炒,就是防这种风险扩散。房企得稳扎稳打,别一头热追规模,忽略负债把控。 离婚后,丁玉梅没闲着。2022年9月,她用五家英属维尔京群岛离岸公司,一次性买下伦敦泰晤士城33套公寓,总价49.8百万英镑。这片河边地段金贵,公寓高端,租金稳当,本打算投资保值,顺带让家族避开国内风波。资金从香港转出,落地英国土地注册,产权全归空壳公司。许家印那边独自扛债务,重组方案谈来谈去,家族以为能抽身,过上衣食无忧日子。可这操作,外界一看就觉得不对劲。技术离婚转移资产,避开清盘追责,性质上说不过去。 2024年1月29日,香港高等法院下清盘令,恒大强制重组。清盘人阿尔弗雷德·王和克里斯托弗·帕克带队深挖,盯上丁玉梅的分红流向。7月,法院发全球资产冻结令,锁住她名下600亿港元财产,包括那33套伦敦公寓。英国法院跟进执行,公寓没法卖没法租,租金收入也隔离。丁玉梅申请解冻,9月英国那边批每月2万英镑生活费,但大头资产动不了。这令一出,等于堵死退路。清盘人要追回60亿美元分红和酬金,不止丁玉梅,许家印和前高管全牵扯。 这事儿闹大,暴露房企财务不透明老毛病。分红本是股东权益,可用借款形式发,就变相掏企业空。债权人权益受损,市场乱套。国家层面,早就强调合规经营,企业负责人得把法律放首位,别想着曲线转移。跨境资产,现在监管越来越严,香港英国联手,就是活例子。2025年上半年,媒体挖出更多细节,英国土地文件曝光,交易链条一清二楚。8月,香港法院又冻结许家印2400万美元资产。10月11日,法院要求他交出全球资产控制,清盘人全权接管,家族信托失效,23亿美元财产面临追回。 说到底,这案子是法治教育的镜子。房地产行业得吸取教训,回归本源,满足群众住房需求。中央推因城施策,化解存量风险,促进行业健康转型。企业别再玩火,合规是底线,透明是王道。许家印债务一人担,丁玉梅海外房产成摆设,河景再美也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