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俄罗斯,在全球稀土博弈中“被动转主动”的战略转向 绍伊古在《消息报》中的发文透

俄罗斯,在全球稀土博弈中“被动转主动”的战略转向 绍伊古在《消息报》中的发文透露出几个关键信息,反映出俄罗斯稀土产业“资源丰富却能力薄弱”的矛盾现状,以及背后深层的战略焦虑。 绍伊古的发言不仅是对俄罗斯稀土资源“富而不强”现状的坦诚披露,更是对外释放强烈信号:俄罗斯决心打破对中国等国的稀土依赖,构建从开采到加工的全链条自主能力,以支撑其军工、科技和地缘战略需求。 1. 资源“家底厚”,却“开不出来” 绍伊古明确指出,俄罗斯已探明18处稀土矿床,总储量超过2800万吨,位居全球前五,部分数据甚至估计高达3.5亿吨。然而,实际开采量却不足储量的2%,形成“守着金山要饭吃”的尴尬局面。 2. 产业链严重缺失,技术和加工能力落后 俄罗斯虽然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但缺乏完整的开采与加工体系,尤其在最关键的分离纯化环节几乎空白。95%的原矿需运往中国等国加工,75%以上的稀土产品依赖进口,包括高端军工和电子产业所需材料。 3. 战略资源依赖进口,构成国家安全隐忧 稀土是现代军工、电子、新能源等关键产业的“维生素”。在俄乌冲突持续、西方制裁加码的背景下,俄罗斯意识到,过度依赖进口稀土已成为其国防安全和工业体系的“阿喀琉斯之踵”。 4. 释放“自主可控”战略信号 绍伊古将稀土产业提升到“关乎国家存续”的高度,表明俄罗斯已将其视为技术主权与国家战略安全的核心组成部分。这也为普京政府推动稀土自主产业链建设、制定12月前完成的“稀土路线图”提供了舆论和政策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