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德韦杰夫:一旦战败,就用核弹攻击4个国家,让世界进入末日,将动用战略核武器针对乌克兰、德国、英国和美国进行打击,从而引发全球性毁灭! 梅德韦杰夫10月底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的这条帖子,与其说是突发奇想的狠话,不如说是美俄核博弈升级到新阶段的必然产物。 就在他发帖前一周,美军刚刚结束代号“全球雷霆26”的核指挥演习,北达科他州的B-52H轰炸机带着20枚巡航导弹模拟奔袭俄罗斯西部,密苏里州的B-2隐身轰炸机演练突破防空体系,甚至连能在地面指挥系统被毁后直接接收总统核指令的E-6B指挥机都升空了。 而普京的回应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强硬,24小时内就启动实弹演习,普列谢茨克发射场的RS-24“亚尔斯”导弹精准命中堪察加靶场,这款射程1.1万公里、可带6枚分导核弹头的杀器,加上巴伦支海核潜艇隐蔽发射的“轻舟”导弹,简直是把“核威慑”三个字刻在了北约家门口。 梅德韦杰夫此时点出乌克兰、德国、英国和美国四个目标,不过是把这场持续升温的核对抗摆到了台面上,毕竟俄罗斯手里握着约6000枚核弹头,其中4500枚处于战备状态,这种量级的威慑力,就算是说说也足够让全球抖三抖。 从国内视角看,这番言论更像是给自家民众看的“信心提振剂”。去年俄罗斯通胀率飙到9.5%,食品价格涨了11.1%,服务业更是涨了11.5%,超市里的面包价格比前一年贵了近一成,老百姓的钱包自然有些紧绷。 而此时在乌克兰战场,俄军虽然控制着20%的领土,顿巴斯地区更是占了89%,但这场打了快四年的仗也变成了跟北约的消耗战。俄罗斯此时高举核大棒,既能转移国内对经济民生的注意力,又能塑造“强硬保卫领土”的形象。 梅德韦杰夫也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之前每次国内支持率波动时,他总会出来发表些“语出惊人”的言论,只不过这次把“世界末日”和具体国家名字绑在一起,戏剧效果直接拉满。 国际层面这盘棋更有意思,梅德韦杰夫的话像是精准抛向西方阵营的测试球。法国、德国、英国虽然跟着美国发表联合声明支持对乌援助,却偷偷放缓了坦克交付速度,北约秘书长吕特紧急飞华盛顿求见特朗普,说白了就是怕真把俄罗斯逼急了。 泽连斯基之前哭着喊着要“战斧”导弹,结果碰了一鼻子灰,转头找欧洲签防御协议时也没讨到多少实质好处,西方就像被家长警告的孩子,手里攥着给乌克兰的“糖”却不敢立刻剥开。 俄罗斯心里门儿清,美国在欧洲部署“暗鹰”中程导弹系统的计划刚公布,普京就立刻放话要研究核试验准备工作,这种“你出一张牌我回一张王”的玩法,早就成了双方心照不宣的默契。 梅德韦杰夫点出的四个国家里,乌克兰是战场前沿,德国是北约东翼核心,英国是反俄急先锋,美国则是幕后操盘手,把这四个点串起来,等于划了条“别越界”的红线。 说到底,这种核威胁本质上还是“相互确保摧毁”逻辑下的心理战。就像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时美苏舰只对峙,谁都知道按下核按钮的代价谁也付不起,但谁都想让对方相信自己真敢按。 梅德韦杰夫喊着“世界末日”,可俄军演习时每枚导弹都精准命中靶场而非实战目标;美军搞核演习,却特意强调“模拟打击”而非实弹测试。 双方就像在钢丝上跳舞,一边秀肌肉一边小心翼翼保持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