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984年,歌手张明敏得知祖国获得亚运会的举办权,但经费却严重不足还差6亿资金缺

1984年,歌手张明敏得知祖国获得亚运会的举办权,但经费却严重不足还差6亿资金缺口,他不仅将自己的车房出售捐给国家,还做了一件至今无人能及的壮举,又为祖国筹集了一笔巨款!   1984年,北京拿下第十一届亚运会的主办权,这可是新中国头一回承办大型国际综合赛事。   那时候咱们国家刚改革开放没几年,特别需要这么个机会向世界展示自己,让大家看看中国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能让全国人民更有凝聚力,心里头更有底气。   办亚运会可不是小事,要新建好多场馆,还要搞配套设施,算下来得花25亿元。   当时中央和地方财政一共凑了19亿元,可还有6亿元的缺口呢。怎么办呢?   总不能让这么重要的赛事因为钱的问题办不起来吧,于是全国上下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集资行动,大家都想着为亚运会出份力。   在这个过程中,有个人的故事特别让人感动,他就是张明敏。   张明敏是香港歌手,1984年春晚,他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哭了无数人,不管是国内的观众,还是海外的华人,都被他的歌声里那份对祖国的深情打动。   他从小受母亲影响,心里一直装着祖国,这首歌能火遍全国,其实就是大家共同爱国情怀的一种体现。   当得知亚运会有资金缺口后,张明敏二话不说,把香港的车和房子都卖了,把钱全部捐给了亚组委。   他知道自己的钱可能只是杯水车薪,但他就是想带头做点什么,用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人。   接下来,他开始了一场漫长的义演之旅,从1988年开始,整整一年多时间,他跑遍了全国数十个城市,举办了154场公益演唱会。   那时候的条件可艰苦了,他自带香港的灯光音响设备,有时候一天要连开3场,嗓子都唱哑了,可他还是坚持演出。   门票也特别便宜,就三毛、五分钱一张,就这么一场一场地攒,最后总共筹集了60万元。   这60万元放在现在可能不算多,但在当时,每一分钱都饱含着他的心血和对祖国的热爱。   张明敏的义举就像一把火,点燃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大家看到他这么拼命,都纷纷行动起来。   相声大师侯宝林带头捐款,还去巡演,把挣来的钱都捐给亚运会;爱国港商霍英东直接捐了1亿港元,用来兴建英东游泳馆;还有普通的个体劳动者,像库尔班,靠卖羊肉串攒了一万元捐出来。   更让人感动的是那些普通人,老人把自己的养老金拿出来,小孩把攒的毛票捐出来,全国有2亿人次参与捐赠,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最后凑齐了6亿元的缺口。   1990年,北京亚运会顺利举办,这可是一场了不起的盛会,36个国家和地区参赛,中国队拿了183枚金牌,排在奖牌榜第一。   亚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实力,也让咱们自己的城市建设有了很大提升,新建和改建的场馆都是咱们自己设计建造的,北京的基础设施上了一个大台阶。   而且,这次亚运会还为后来中国申办奥运会打下了基础,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举办大型赛事的能力和决心。   亚运会之后,张明敏继续投身公益事业,希望工程、抗震救灾、抗疫义演,哪里需要他,他就出现在哪里。   他的“中国心”不仅仅是一首歌,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代表着海外游子对祖国的眷恋,也代表着全体华人的爱国情怀。   而1990年亚运会期间那种全民一心、团结奉献的精神,更是成了咱们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