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新闻!快报! 韩国法务宣布了 据界面新闻11月10日报道,当地时间11月9日,

新闻!快报! 韩国法务宣布了

据界面新闻11月10日报道,当地时间11月9日,韩国法务部向国会法制司法委员会议员朴恩贞提交的“看守所在押人员代管金前十”资料,彻底曝光了前总统尹锡悦的巨额代管金风波。(界面新闻)

11月9日,韩国法务部一份“看守所在押人员代管金前十”清单引发舆论哗然:前总统尹锡悦羁押期间收取超6.5亿韩元(约318万人民币)代管金,金额为普通在押人员均值的数百倍。

事件脉络清晰可查。今年7月,尹锡悦因涉嫌滥用职权、指示删除秘密通话记录等罪名被捕,7月10日至10月26日羁押期间,这笔巨额代管金陆续到账。

其妻子金建希同期亦收取约2250万韩元(约11万人民币)。韩国看守所代管金属在押人员日用品采购资金,每日使用额度有限,超出部分虽可提取,但尹锡悦的代管金金额刷新韩国司法纪录。

有观点认为代管金可能来自支持者自发捐赠,这种推测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韩国国会调查显示,汇款人中包含军工企业高管及前军方将领。

尹锡悦从检察官逐步晋升至总统,长期得到军方与财阀支持,这笔资金更具“利益兑现”的属性。

这一现象源于韩国“政军商铁三角”传统,上世纪60年代朴正熙执政时期,通过扶持现代、三星等财阀介入军工领域,形成“财阀献金、政府授单、军方固位”的利益循环。

1973年“蔚山船厂事件”是典型案例:现代集团拿下船厂项目后,向朴正熙政权输送巨额资金,进而获得此后30年军工订单垄断权。

尹锡悦执政期间进一步强化该模式。2023年,他推动修订《国防产业振兴法》,为本土军工企业提供15%减税优惠,同时要求国防部将采购预算提升至GDP的3.5%,直接推动韩国军工巨头韩华集团当年营收增长40%。尹锡悦落难后,相关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并不意外。

更关键的是,汇款名单中的3位前陆军参谋总长,其晋升均由尹锡悦在总统任内批准,称其为“感谢费”并不为过。

对比韩国前几任总统的贪腐案例,可见此类事件并非孤立。2017年朴槿惠被弹劾,核心问题是亲信崔顺实插手军工采购,将K-9自行火炮零件采购权交给关联企业;2021年文在寅执政末期,亦被曝在潜艇采购项目中向财阀提供便利。

此次尹锡悦行为更为直接——朴槿惠、文在寅均在卸任后才被调查,而尹锡悦在羁押期间便公开收取相关款项。

该事件同样揭示韩国“司法独立”的表象。尹锡悦出身检察官,曾因弹劾朴槿惠获得声望,但执政后随即修改《检察官法》,将侦查权收归己有。

此次代管金事件中,法务部早已知晓数据异常,却在国会质询后才予以曝光,明显存在选择性执行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尹锡悦曾批评朴槿惠“破坏司法公正”,如今自身行为却违背了司法公正的原则。

事件对美韩同盟的影响不容忽视,当前特朗普作为美国第47任总统,正要求盟友提高防务开支,韩国今年已将驻韩美军分摊费用提升至10亿美元。

尹锡悦执政期间对美采取高度配合态度,不仅增加萨德部署,参与“印太经济框架”,其主导的军工企业亦配合美军研发新型导弹。但代管金事件曝光后,美国《华尔街日报》发文质疑:“韩国军工采购公正性存疑,美军需重新评估合作事宜。”

美军的担忧具有现实依据,今年初美韩联合研发的“标准-6”防空导弹试射失败,调查显示韩华集团提供的电子元件存在质量问题,而该企业正是向尹锡悦汇款的主要主体之一。

代管金背后的利益输送,必然导致军工产品质量管控松懈。2024年韩国向波兰出口的100辆K-2坦克,曾被曝装甲钢板厚度不达标,当时解释为“运输损坏”,结合此次事件来看,不排除存在生产环节偷工减料的可能。

尹锡悦羁押期间,5位现役将军以“探监”名义与其会面,虽对外宣称“汇报工作”,但在韩国军界语境下,此举等同于公开表达支持。

这种“军界介入政坛”的倾向,促使韩国国会重启《军队纪律法》修订,试图限制将领与在押政客的接触。韩国自1987年结束军人独裁统治,当前军界与政坛的密切互动,存在重蹈历史覆辙的风险。

从发展趋势看,尹锡悦大概率将重蹈朴槿惠的覆辙,但代管金风波引发的后续影响更为深远。韩国国会已成立专项调查组,重点核查汇款人与尹锡悦执政期间军工订单的关联,韩华、现代等军工巨头股价已连续3日下跌。

美国亦借机向韩国施压,要求公开未来5年军工采购清单,美韩同盟从紧密合作转向信任危机,转折节点正是这份代管金清单的曝光。

该事件带来重要启示:国家军事安全不应与政军商勾结捆绑。韩国军工产业表面繁荣,实则已被利益集团侵蚀根基。

尹锡悦的巨额代管金,不仅是个人政治污点,更折射出韩国政治军事体制的深层缺陷,这些体制性问题才是亟待解决的核心矛盾。后续专项调查能否查实更多军工腐败细节,美韩同盟将如何调整,值得持续关注。

信息来源:尹锡悦看守所内接收逾6.5亿韩元代管金惹争议 界面新闻2025-11-10 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