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为什么很多小国家都敢跟中国翻脸?不怕中国?说穿了就是看准了中国 “雄而不霸” 的

为什么很多小国家都敢跟中国翻脸?不怕中国?说穿了就是看准了中国 “雄而不霸” 的脾气。 帕劳,这个位于太平洋的小岛国家,常年人口不及中国一座县城,却能在2021年连续公开指责中国船只涉足他们的专属海域。这样的小国家,敢于当面与中国叫板,其实早就算计过。 帕劳自知自己个头小,硬碰硬肯定吃亏,于是转而和台湾抱团,从台湾那里拿到了不少经济援助。每次出面在国际上“批评”中国,帕劳都想捞点好处。 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它敏锐地发现,中国在遇到这种挑衅时,不会轻易动怒,也不喜欢把事情闹大。这种稳重,反倒成了帕劳“敢闹事”的底气。 要说南海,菲律宾可以算得上是个擅长搞事情的“老司机”。2013年,菲律宾把中国拉进南海仲裁案,把中国“九段线”说得一文不值,还变着花样在仁爱礁闹动静。 中国的做法一直很明确,那就是不愿把问题搞成你死我活,每次都坚持让大家坐下来聊聊。可菲律宾觉得找到突破口,不断地试探中国的底线,没有看到中国大动干戈,就更有信心继续磨蹭。 越南的做派又是一番风景,在中国的钻井平台下水的时候,越南多次派船搅局,甚至搞对撞。场面一度紧绷,但中国没让局势失控,而是用海警去处理。 这边喊打喊杀,那边又嫌离不开中国经济好处,越南一边不断叫板,一边积极参加中国推动的项目,经济上谁也不愿意放弃中国这个大买家。 越南试探过后发现,中国依旧想维持大局,不会轻易因一次摩擦翻脸,觉得这样“边合作边捣蛋”很划算。 其实不止南海,很多小国家一边享受中国的基建红利,一边在国际场合发表对中国不友好的言论。这并不是因为它们突然变勇敢了,而是因为它们看准了中国的路子。 中国这些年讲求和平稳定,不喜欢用强硬方式处理分歧,一直提倡谈判和合作,特别是在邻近国家的问题上,更倾向于优先对话而非威慑。比起世界上动不动用武器解决问题的大国,中国显得更有耐心,更愿意讲道理。 这种不爱闹事,其实反倒被小国抓住了“软肋”。有的小国觉得,只要别碰中国的核心利益,捅点小刺不至于引重大反击。更何况,背后还有美国等域外力量撑腰,偶尔“表现突出”还能获得额外筹码。 这些小国拼命制造摩擦,但心里其实明白,中国的实力摆在那儿,只是选择用更有远见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利益。 中国之所以这样选择,并不是无能或懦弱。相反,这种克制是一种实力的体现。不管是经济上还是在国际事务中,中国都更看重合作带来的长远好处,注重整个地区的稳定。 尽管有人觉得中国这样容易被小国“薅羊毛”,但时间拉长了看,真正的赢家还是那个能撑住气、能考虑全局的人。走合作共赢路子,终究叠加起中国的影响力和真实朋友。 而那些总想着在大国之间钻空子的国家,长远看捞不到什么便宜,到头来还是得靠稳妥务实才能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