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记者从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昆明专场获悉,““十四五”以来,昆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围绕“六个春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经济运行量质齐升,发展基础更“稳”。“十四五”以来,昆明的经济总量连续跨过7000亿元、8000亿元台阶,昆明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20年的13.3%跃升到2024年的31.9%,切实发挥了省会城市的“火车头”作用。昆明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统筹推进工业强市、贸易富市、旅游兴市、金融活市,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传统产业焕发新机,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未来产业破局起势。化工、冶金、烟草、数字经济、生物医药5个产业链达到千亿级,装备制造、新材料2个产业链正加速向千亿级迈进。
改革创新动能强劲,发展的动力更“足”。昆明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用创新激活市场动能,加快发展的动力活力持续激发。制定出台包括“统筹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招商引资项目跨区域协作管理、存量产业项目跨区域流转”在内的“1+2”制度,不仅推动了招引的产业项目加速落地,而且落到了市内最合适的地方。昆明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制度创新,R&D经费支出总量占全省的42%、居全省第一,建成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50个、占全省的89.3%。
开放格局加速拓展,发展的空间更“广”。积极推动昆明的区位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对外开放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创新“省会+沿边”模式,托管磨憨共建国际口岸城市,并依托中老铁路,以昆明和磨憨为重要节点,推进“一带一路”南向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昆明正从对外开放的“末梢”变为“前沿”。随着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贯通互联,让昆明成为全国唯一同时拥有“边境口岸”和“数据口岸”的省会城市。不断提升开放平台能级,着力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昆明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省的比重从2021年的54.59%提高到2024年的61.7%。持续深化国际交流,成功承办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等重大活动,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大。2024年,昆明接待入境游客99.6万人次、同比增长147.6%,国际旅游收入4.17亿美元、同比增长129.6%。
生态建设卓有成效,发展的底色更“美”。昆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让昆明的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成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鲜活注脚。昆明持续抓好以滇池为重点的市域水环境治理,滇池全湖水质连续7年保持在Ⅳ类并持续向好,阳宗海水质达Ⅲ类及以上。扎实推进“绿美春城”建设,完成林草生态保护修复270.1万亩,新增城市绿地839公顷。在滇池沿岸建成了108公里滇池绿道,不仅守住了滇池保护红线,还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有效带动了沿线群众增收,绿水青山正在向金山银山转化。
民生福祉明显改善,发展的成果更“暖”。昆明坚持每年把70%以上的财政支出投向民生领域,努力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坚持就业优先,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020年的48018元和17719元,提高到2024年的57444元和23577元。
政治生态出清向好,发展的保障更“强”。昆明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重塑昆明的政治生态、重树昆明的良好形象,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正在加速形成。
(赵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