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9日,重庆工商大学CTBU小组同学们走进重庆瑞斯莱福轮胎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斯莱福”)位于长寿区的智能化工厂,开展产学研深度交流活动。作为重庆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客座教授,瑞斯莱福董事长梁大兵以“全球化视域下的创业实践与外贸突围”为主题,结合企业实战案例,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行业洞察的分享会。

在梁大兵的带领下,同学们首先参观了瑞斯莱福的工厂环境。梁大兵介绍:“我们的耐磨抗撕裂橡胶配方与智能胎纹设计技术已获国际专利,产品寿命提升30%、抓地力增强25%,覆盖全球100余国市场。”

技术硬实力成为瑞斯莱福开拓国际市场的核心支撑。2025年,企业全系列摩托车轮胎通过欧盟CE认证,成为国内首家覆盖越野胎、载重胎等全品类的认证企业;同年11月,其国际品牌成功注册欧盟商标,为深耕欧美高端市场筑牢品牌壁垒。梁大兵透露:“未来三年,我们将投入更多费用用于新能源轮胎与低碳材料研发,目标在2027年进入非洲轮胎品牌前五强。”

面对全球贸易碎片化趋势,梁大兵重点分享了瑞斯莱福的“互联网+外贸”转型经验。通过与重庆橙柚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企业搭建了Google、Yandex独立站及TikTok、LinkedIn多语种社交媒体矩阵,2025年一季度海外询盘量同比增长320%,数字化渠道订单占比达65%,获客成本降低70%。

“非洲市场占比65%,但技术输出需配套语言服务与跨文化管理。”梁大兵以企业实战案例拆解全球化策略:为加纳雨季设计的胎纹排水槽、为突尼斯沙漠路段开发的特种轮胎,均通过精准翻译与本地化团队实现技术落地;在柬埔寨市场,企业组建“语言+技术”团队,用实测数据与视频监督生产模式拿下刚果金订单,单条短视频最高触达50万次。他强调:“外贸竞争已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企业需用技术语言替代销售话术,构建‘技术硬实力+服务软实力’双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