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三国中的蔡阳武功到底有多高,为何千里追杀巅峰时期的关羽 三国里的蔡阳,乍看像个

三国中的蔡阳武功到底有多高,为何千里追杀巅峰时期的关羽 三国里的蔡阳,乍看像个送人头的龙套,实则藏着不少门道,他的武功和那股子敢追关羽的狠劲,得拆开了说才清楚。 先看正史里的硬数据,《三国志・先主传》明明白白写着,建安六年蔡阳奉曹操之命打汝南,连龚都这种黄巾余党都没打过,最后还被刘备杀了。 龚都啥水平?不过是聚众数千的地方势力,连正规军都算不上,蔡阳栽在他手里,可见正史里的他顶多算个中规中矩的武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跟 “猛将” 二字压根不沾边。 但到了《三国演义》和民间传说里,蔡阳的武力值直接 “开了挂”,江湖上还送了个 “刀祖宗” 的名号,听着就挺唬人,据说他那蔡家刀法有两门绝活儿,“连三刀” 和 “偃月刀”,耍起来漫天刀影,一般人还真看不清虚实。 他的外甥秦琪就是学了这刀法,才敢在黄河渡口拦关羽 —— 虽然秦琪被关羽一刀秒了,但能被夏侯惇收留当守将,至少说明蔡家刀法在曹营有点名气,蔡阳作为师父,实力肯定比徒弟强得多。 苏州评话里更夸张,说蔡阳年轻时在董卓之乱里屡立战功,刀下斩过不少有名有姓的将领,不然曹操也不会让他当汝南太守,还封了偏将军,这职位在曹营里比后来的张辽、李典早期地位还高些,没点真本事早被淘汰了。 再看他为啥敢千里追杀巅峰期的关羽。最直接的原因是仇深似海,秦琪是他亲外甥,还是他托付给夏侯惇照顾的,结果关羽过五关时说斩就斩,蔡阳这口气咽不下去,别说关羽是 “武圣”,就算是天王老子也得追上去拼命。 而且这老小子有点 “迷之自信”,觉得关羽的名气掺了水分 —— 颜良文丑是被赤兔马偷袭,过五关斩的六将里除了夏侯惇沾点边,其余都是杂号将领,他觉得自己这 “刀祖宗” 的名头可不是白来的,真刀真枪拼起来未必输。 更关键的是,他摸清了关羽的软肋,当时关羽带着两位嫂嫂赶路,人困马乏,连续作战后体力早不如巅峰,蔡阳带着三千铁骑追过来,就是想以逸待劳占便宜。 不过蔡阳还是打错了算盘,古城下的那一战彻底露了怯。张飞在城头逼关羽三通鼓内斩将自证,蔡阳刚冲上去就喊打喊杀,一出手就是蔡家刀法的杀招,刀光舞得跟车轮似的,张飞在城上都暗叹这老家伙有点东西。 可关羽是谁?刚斩颜良诛文丑的主儿,早就看穿了蔡阳的套路 —— 刀耍得再花,眼神总盯着头顶,明显是想劈砍要害。 等蔡阳的刀势用到极致,关羽青龙偃月刀突然上挑,正磕在他刀刃上,蔡阳急忙变招时,反应慢了半拍,整个人跟着刀势往前倾,关羽顺势一刀下去,人头直接落地,这时候第一通鼓还没敲完。 民间传说倒给蔡阳留了点面子,说他跟关羽打了几十回合不分胜负,关羽实在没办法才用计,喊了句 “你背后有人”,趁他回头的瞬间下了手。 但不管怎么说,蔡阳的武功确实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跟关羽这种顶级猛将差着档次,可他敢追的底气也不是凭空来的 —— 既有报仇的怒火,又有对自家刀法的自信,还摸准了关羽的疲惫状态,再加上曹营老将的资历让他有点飘,觉得没人能压得住自己。 可惜他忘了,巅峰期的关羽就算累了,收拾他这种二流往上、一流未满的武将,还是跟砍瓜切菜似的。 有意思的是,正史和演义的反差刚好说明蔡阳这角色的特殊性:历史上他就是个战败被杀的普通将领,可老百姓觉得关羽这么牛的人物,总得有个敢上门叫板的对手才精彩,于是给他安上 “刀祖宗” 的名号,加了报仇的戏码,让这场追杀显得不那么突兀。 要是蔡阳真没啥本事,哪能在三国故事里留个名?只不过他选的对手太狠,最后落得个 “画鼓方挝一命亡” 的结局,也算成了关羽传奇路上的一块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