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日前,市民林女士带娃前往海口江东新区北洋港妈祖庙附近海滩玩耍时,发现海滩上遍布锋利石块、钢筋、木桩以及各种垃圾。林女士怀疑,附近工地将建筑垃圾运来此处倾倒,不但让美丽的海滩“毁容”,还给来此游玩的市民游客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真相到底如何?记者近日进行了走访。
记者王小武文/图
市民反映:美丽海滩被“毁容”,令人痛心
据林女士介绍,今年8月,她带孩子到北洋港妈祖庙附近海滩玩耍,收获了满满的开心和美好。她向记者提供了一些照片和视频:“当时的海滩既干净又美丽,没有任何石块,孩子光着脚丫在海边欢快地玩耍。”
时隔2个来月,林女士再次带孩子到该片海滩游玩时,发现海滩已经“面目全非”。“海滩上有很多垃圾,而且冒出来好多石块,有的很锋利。还有一些钢筋、木桩裸露着,万一有小朋友光脚踩到可能就受伤了。”林女士说,她怀疑是附近工地将建筑垃圾运来倾倒在海滩上,不但破坏了美景,也带来了安全隐患,让人痛心。
针对林女士反映的情况,记者近日到现场走访看到,海滩上有多个装着垃圾的编织袋,还有许多形状不规则的石块。有的石块边缘又薄又尖锐,如刀刃一般。但仔细观察可发现,这些石块大多颜色较深且表面光滑,也有“体型”较大的大石板,表面呈蜂窝状,应是长期受海水冲刷所致,不像近期刚被倾倒的建筑垃圾。更令人不解的是,这些石块并非集中堆放,而是沿着海岸线呈线状分布,从北洋港妈祖庙附近一直向东延伸,连绵一公里以上。
在妈祖庙往东300米左右的海滩上,记者注意到有几条大型机械留下的履带痕迹。顺着履带痕迹往前走,一处工地出现在眼前,垒着高高的土堆,土堆边上散落着不少石块,也有成堆的。这些石块大多形状规则、颜色明亮,与线状分布的石块有着明显不同。
除了数量庞大的石块,海滩上还有不少裸露的钢筋,长短、粗细不一,有的深埋沙滩底下,徒手拔不出来,有的则是插在石块或水泥块中。记者还在海滩上发现了许多排列规则的木桩,均向上裸露半截,像被“种”入沙滩中一样。
当地村民:多为防潮堤被台风摧毁后的残留物
海滩上的石块、钢筋、木桩究竟从何而来?林女士8月到此游玩时为何没看到?带着疑问,记者现场询问了多名游客及附近工地的工人,他们均表示不知情,也有人猜测“可能是建筑垃圾吧”。
记者随后走访了几名当地村民,他们均提到了“防潮堤”。“那里原先是有防潮堤的,后来被台风摧毁了,残留的石块等一直没有清理。”一名村民说。正在海滩上清理垃圾的一名环卫工人也告诉记者,妈祖庙附近确实有过防潮堤,但也不排除附近工地往海滩上倾倒建筑垃圾。
11月6日,记者辗转联系上桂林洋经济开发区高山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周安平。“我是本地人,从小在海边长大,你说的这个情况我很清楚。”周安平告诉记者,北洋港妈祖庙附近海滩上原先确有防潮堤,建于1992年,曾为守护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出贡献。但在2014年,防潮堤被超强台风“威马逊”摧毁,残留部分一直没有得到清理。
“海边经常刮北风,久而久之防潮堤的残留部分就被海沙和淤泥掩埋了。”周安平表示,从2015年到2023年期间,都没有超大台风影响到这片海滩。去年的超强台风“摩羯”也曾让残留物裸露,但不久后又被海沙淤泥覆盖了。今年第21号台风“麦德姆”对海口的影响较大,“台风一刮,把覆盖在(防潮堤残留物)上面的海沙和淤泥都刮到海里去,那些石块、钢筋、木桩等就裸露出来了,这也算是自然现象吧。”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今年8月以来,“剑鱼”“米娜”“桦加沙”“博罗依”“麦德姆”“风神”等多个台风均对海南有所影响,其中“麦德姆”对海口影响较大。气象部门发布的台风信息显示,为应对今年第21号台风“麦德姆”,海南省气象局于10月4日19时提升台风三级预警为台风一级预警。
相关企业:已清理部分钢筋,将向有关部门报告进一步清理
防潮堤被摧毁已达11年之久,残留物为何一直没有清理呢?对此,周安平表示,早年他曾向桂林洋经济开发区提出建议,将防潮堤残留物清理和收集起来,在海边就地改造垒成假山等景观,既能观赏也能消除安全隐患。“当时只是口头建议,这事最后不了了之。”周安平说,如今该片海滩管理权属已发生变化,社区居委会不便介入。
记者了解到,桂林洋公用事业公司系该片海滩环境卫生的责任单位。该公司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公司主要负责海滩区域的环境卫生维护,防潮堤不在其官方管护范围之内。针对北洋港妈祖庙附近海滩近期出现石块散落、钢筋裸露的问题,公司已高度关注,并于7日将相关情况向桂林洋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进行了正式汇报。
为保障游客人身安全,公司已于8日紧急安排人员对部分裸露的钢筋进行初步处理,并计划在现场设立安全警示牌。下一步,该公司计划尽快向桂林洋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海口市城市管理局等相关部门进一步报送详细情况,积极推动海滩环境全面清理整治工作,切实消除安全隐患、改善海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