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今天这枚民营火箭“折戟”! 是技术短板 还是 航天常态? 2025年11月10

今天这枚民营火箭“折戟”! 是技术短板 还是 航天常态? 2025年11月10日12时02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传来消息:谷神星一号(遥十九)运载火箭点火升空后,一至三级飞行及分离均顺利完成,但四级点火飞行510秒后突发末段异常提前关机,最终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失利。 这是该型号火箭近三年来的第二次失利,也让民营航天再次走进大众视野。 其实这款火箭的整体表现早已可圈可点。它的研制方星河动力(北京)空间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才成立,作为一家民营商业航天企业,短短几年就交出了亮眼答卷:截至2025年11月,谷神星一号已累计发射22次(含海射型),成功将71颗卫星送入轨道,20次成功的纪录让其成功率稳居民营航天前列。 失利后,企业官方发布声明致歉,承诺全力排查故障、推进归零复飞,这份担当值得肯定。 航天探索从来没有“稳赢”的剧本,火箭发射有成败本就是常态。 正如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李东所说,航天系统极其庞杂,有些潜在问题很难通过地面试验完全暴露,真实飞行中的检验才是发现问题的关键。 而民营航天起步晚、挑战更大,既要攻克核心技术, 又要兼顾市场效益,每一步都走得不易。 “失败是宝贵经验,无需过度自责”,这次失利不是终点,而是技术优化的契机。 谷神星一号90.9%的成功率,本身就是在一次次实践中积累而来的。 市场应多些耐心,信任民营航天的成长韧性——我国商业航天2024年市场规模已超2.3万亿元,民营力量早已是航天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给他们包容试错的空间,才能让行业更快成长。 火箭发射有成败,民营航天挑战大。总结经验再出发,成功终会到来。 不必因一次失利就放大焦虑,多一份理解与支持,期待民营航天在吸取教训后稳步前行,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续写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