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台中市长卢秀燕终于打破沉默! 通过自己的幕僚人士向新任国民党主席郑丽文传递一条

台中市长卢秀燕终于打破沉默! 通过自己的幕僚人士向新任国民党主席郑丽文传递一条建议,希望郑丽文能多尊重基层意见,继续走中间选民路线! 11月1日郑丽文刚在全代会上接过国民党主席印信,卢秀燕就通过幕僚传递核心主张,这可不是唱反调,是怕她重蹈国民党过去十年“路线摇摆、里外不是人”的覆辙。 毕竟谁也比不过这位“常胜女将军”,更懂台湾选举的胜负密码。 卢秀燕有底气说这话,全靠实打实的政绩和民调撑着,《远见》杂志的最新民调显示,她的施政满意度高达64.4%,施政分数69.5分,在“六都”里稳居领先群,比首任期满意度足足涨了21.5%,是进步幅度最大的市长之一。 更关键的是,她的支持率横跨蓝绿白三界:96%的国民党支持者认同她,71%的民众党支持者肯定她,就连民进党支持者也有40%买账,中间选民对她的满意度更是达到50%。 能做到这一点,靠的不是意识形态喊口号,而是抓准了基层最关心的民生事——2018年靠治理空污、恢复老人健保补助赢得首胜,2022年以近30万票优势连任,执政6年让台中市民居住幸福感冲到85%,教育、交通、环保等五大领域满意度全过七成。 她搞的“台中富市3”经济政策、推动的跨区域交通建设,全是不掺意识形态的务实举措,这种“民生优先、淡化对立”的中间路线,正是国民党这些年最缺失的东西。 反观国民党过去的惨状,恰恰是把卢秀燕的成功经验抛到了脑后。 2016年失去执政权后,国民党陷入严重的路线迷茫,有人把败选归咎于坚持“九二共识”,开始刻意与大陆保持距离,甚至跟着民进党比谁更亲美媚日。 有人则死抱深蓝立场不放,搞意识形态对立,结果2024年选举直接陷入“里外不是人”的尴尬,深蓝嫌他们立场不坚定,中间选民觉得他们脱离民生,最终既丢了深蓝基本盘,又没抓住中间选票。 台湾民调早就说透了,中间选民是左右选举的关键,高达67.6%的岛内民众拒领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公投”票,其中中间选民的比例更是达到68.5%。 马英九执政时期能推动两岸和平发展、赢得连任,靠的就是“九二共识”基础上的务实路线,可后来国民党偏离了这个轨道,要么虚化“九二共识”,要么空谈意识形态,最终在三次“大选”中接连失利,士气跌到谷底 。 这些教训摆在眼前,卢秀燕的建议就是救国民党的“对症药方”。 再看郑丽文上任后的处境,更能明白卢秀燕这步棋的深意。 郑丽文11月1日就职时喊着“缔造两岸和平”,还表态准备赴陆面谈,看似展现了积极姿态,但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财务困窘,外部还要面对民进党“抹红”攻击,和2026年“九合一”选举的压力。 她想带领国民党“变狮群”,可如果抓不住基层和中间选民,一切都是空谈。 现在岛内民众最关心的,就是民进党执政下的经济下滑、民生困顿,是台海局势的紧张,不是意识形态的对立。 卢秀燕通过幕僚传递“尊重基层、走中间路线”的建议,本质上是提醒她:两岸论述要稳,不能要么激进要么退缩;施政方向要实,得像自己这样聚焦民生痛点;党内整合要柔,不能搞派系倾轧,要让基层党员和中间选民看到希望。 国台办也早就亮明了态度,希望国民党领导层“以史为鉴、登高望远”,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基础上推动两岸和平发展。 这与卢秀燕的中间路线其实一脉相承,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底线,聚焦民生福祉是抓手,争取中间选民是路径。 如果郑丽文能听进这个建议,既不会像郝龙斌那样变相兜售“两国论”而失深蓝,也不会像某些人那样虚化“九二共识”而丢中间选民。 可如果她只顾着喊“狮群”口号,偏离中间路线,要么被民进党扣上“卖台”帽子,要么被中间选民抛弃,国民党只会在败选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更别说卢秀燕的建议背后,是蓝营基层的普遍心声,她作为连任8年的地方首长,天天跟基层打交道,最清楚民众想要什么、反感什么。 国民党这些年之所以基层流失严重,就是因为领导层脱离实际,要么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定路线,要么被派系利益裹挟,把基层的声音当耳旁风。 郑丽文上任后掀起了一轮入党潮,但要留住这些新党员、激活老党员,光靠口号可不行,得让基层看到党的路线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让国民党有翻盘的希望。 卢秀燕的建议,其实是帮她搭建起“基层-中间选民-党内团结”的桥梁,这才是国民党起死回生的关键。 说白了,卢秀燕这声建议,是给郑丽文,也是给整个国民党提了个醒:台湾的选举拼的不是意识形态的尖锐,是民生政策的扎实;政党的生命力不在口号多响亮,在基层多拥护、中间选民多认同。 国民党如果能照着卢秀燕的路子走,坚持“九二共识”不动摇,聚焦民生不跑偏,尊重基层不脱节,说不定真能摆脱“屡战屡败”的困境,重新赢得民众信任。 郑丽文现在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听不听得进这声逆耳忠言,不仅关乎她个人的政治命运,更关乎国民党的未来,甚至关乎台海和平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