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盐城工学院:政校企深度融合 赋能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转自:光明日报

盐城工学院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地方应用型高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积极推动政校企深度融合,赋能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自2018年以来,学校始终将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扎根地方产业发展沃土,与区域行业深度融合、协同奋进,成为地方、区域创新发展的“人才引擎”与“智力高地”。

多元汇智,联合共建政校企育人共同体。学校深入践行“依托园区、企业出题、学校出智、产教融合”理念,联合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目前已建成新能源学院等产业学院10个,覆盖区域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围绕产业急需紧缺人才需求,学校构建“政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将“企业技术标准”“行业最新技术”融入研究生培养体系,实施“项目+岗位”沉浸式专业教育,研究生参与实际项目,实现资源要素的高效联动。

贯通协同,共创共建研究生教育体系。学校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高层次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紧扣地方支柱产业与特色产业,系统整合政府政策引导、产业实践场景、高校育人资源,构建“以需求为牵引、协同解题为路径、实践验证为支撑、成果转化为目标”的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战略引领(校地)—基础夯实(校内)—技术验证(研究院)—产业实践(校企)—创新突破(国际联合)”的“能力锻造五阶贯通”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

校地共生,赋能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学校秉持“与城市同频共振、与产业共生共荣”的发展理念,依托盐城国家高新区、盐城工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共建盐龙湖先进技术研究院,重点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优势学科群,精准对接盐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链。

学校学科建设水平持续提升,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0.5%,拥有江苏省重点学科6个。学校教育形成了“学科建设支撑产业发展、产业需求反哺学科优化升级”的良性循环。

未来,盐城工学院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人才发展、校地融合、开放合作”战略,不断深化政校企协同创新,为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注入强劲动力,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盐工力量”。

(张勤芳许伟诸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