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赛得利(盐城)产能跃居全球纤维单体工厂第一

在黄海之滨、射阳河畔,一场关于绿色纤维产业的深刻变革正在盐阜大地这片热土上演。全球领先的纤维素纤维生产商赛得利集团,在2025年以盐城工厂的全面投产,推动集团纤维素纤维总产能突破200万吨,书写了产能跨越、技术攀登与绿色发展的辉煌篇章,不仅夯实了其全球行业的领袖地位,更为中国纺织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里程碑迭次突破,盐城工厂迈上新台阶

2025年,对于赛得利(盐城)而言,是载入史册的“丰收年”。这一年,其纤维素纤维二期技改项目迎来了系列关键节点的胜利。

春回大地的2月28日,项目迎来首个里程碑时刻——C线成功投产。当日,随着0001号产品下线,现场气氛热烈,掌声笑声绵绵不绝。新加坡金鹰集团中国纤维业务总裁、时任赛得利集团总裁张文涛,时任赛得利集团副总裁刘涛,与阜宁县政府副县长张桂军等政企双方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喜悦时刻。当时,刘涛在致辞中豪情满怀地表示,将再接再厉、紧锣密鼓地建设D线,并满怀信心地宣告有能力在半年内全面实现投产。

言出必行,行必有果。8月27日上午9点10分,承诺如期兑现——赛得利(盐城)D线成功投产。赛得利集团总裁刘涛揿下投产按钮,标志着二期项目全面投产,工厂总产能一举达到40万吨/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纤维素纤维单体工厂。运营副总裁蔡志超在致辞中高度评价赛得利(盐城)出色地完成了集团纤维素纤维总量突破200万吨里程碑的光荣任务。

深耕布局结硕果,全球领先地位再夯实

赛得利(盐城)的迅猛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与持续的精耕细作。回溯2024年6月的一个清晨,二期技改项目的开工典礼就已隆重启幕,为今日的辉煌播下了成功的种子。

当时,阜宁县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丁小虎宣布项目正式开工。副县长张桂军在主持仪式时,就曾盛赞赛得利(盐城)自投产以来取得的许多优异成绩:创下阜宁史上“一次性到账外资最多”的纪录,成为阜宁“进出口贸易增长最快”的企业,是当地最大外资企业和侨资企业。

正是这样坚实的基础和清晰的蓝图,赛得利才能一步步铸就行业典范。刘涛在D线投产时表示:“赛得利深耕行业24年,随着盐城工厂二期全面投产,赛得利一次次铸就行业典范。”他公布的数据令人振奋:集团纤维素纤维总产能超200万吨/年,莱赛尔纤维总产能达40万吨/年,双双位居全球第一。这一成就,“不仅为中国纺织行业绿色转型提供强有力支撑,更为全球市场提供更低碳的纤维解决方案。”

政企同心聚合力,营商环境铸就“阜宁速度”

赛得利在阜宁的成功,是优秀企业与优质营商环境同频共振、相互成就的生动样本。

在二期项目开工典礼上,蔡志超就明确表示,项目的顺利开工,离不开盐城市委主要领导、阜宁县县长许根林等市县领导的直接关心和大力支持,把不可能变为一定能,离不开各职能部门长期以来的持续支持,离不开审批便捷、法治良好、成本优廉、“阜好办、宁放心”的营商环境。高新区(郭墅镇)党委书记韩启海当时承诺,高新区将始终秉承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理念,“着力当好最暖‘店小二’,努力做好最优‘服务员’”,力争项目早日投产达效。

丁小虎在开工仪式上更是明确表态:“阜宁有信心把纤维产业做大做强,有决心帮助在阜的企业发展得更快更好。”他表示县委、县政府将一如既往给予支持,高新区要加强服务,县相关部门要视支持项目建设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加快发展的机遇”。

这种“项目为王、产业强区”的坚定决心和“重商、亲商”的温暖服务,为赛得利(盐城)的飞速发展提供了最肥沃的土壤和最充足的阳光。

立足新起点绘蓝图,绿色理念引领产业未来

站在总产能突破200万吨的新起点上,赛得利将以更加坚实的硬实力,勇担发展重任。蔡志超在D线投产后明确指出,盐城工厂接下来既要勇攀产能高峰,更要勇立质量潮头,以更加坚实的硬实力担起生产高性能纤维素纤维的重任。

赛得利的愿景,与阜宁的发展完美融合。他们立志将赛得利(盐城)建成国内纤维素纤维产能最大的单体工厂,致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可降解纤维产业基地,为“阜明水秀、物阜民宁”的现代化崭新画卷作出新贡献。刘涛表示,赛得利将携手各利益相关方,共同探索绿色发展新范式,引领全产业链向创新循环与绿色低碳转型,为纺织时尚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赛得利智慧与力量!

张文涛一直激励赛得利(盐城)团队要“锚定QPC,在产量第一的基础上,持续追求技术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坚定不移地秉承“保护环境,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利民、利国、利业”的经营理念。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赛得利在盐城阜宁的实践,完美诠释了高端制造业与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展现了优质营商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强大助力。一个世界级的绿色纤维产业基地正在长三角北翼加速崛起,它不仅改变着全球纤维产业的格局,更以其卓越的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苏新篇章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徐晓旭